墙上的农民画
更新于:2025-04-13 10:03:51

本文转自:劳动报

  收藏记事|褚半农

  可能是出身于上海乡下,又有极为长期农村生活的缘故吧,我对郊区民俗的东西一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感,比如方言、剪纸、皮影等,一接触到它们,心里就有一种亲近感,感到这些东西亲切、有味,里面还有智慧、有历史,平时自然比较留意。这样,完全是一副“乡下头”模样的农民画成了我的收藏品,里面不仅有上海金山的,还有陕西的、东北的,我还把它们一一挂上了墙。

  喜欢农民画,因为画里有我过去的生活,那些耕田、养猪、摇船等等,我因为需要工分养家糊口,都曾卖力地做过。我有一幅农民画,不大的画面上画满大西瓜,这让我想起了种西瓜、种黄金瓜的情景,也想起了少年时看瓜那种完全野趣的生活。那时一到初夏,生产队会在瓜田边搭一个草棚,我们就挨班日夜在里面看瓜。鲁迅先生的小说也写到闰土给他讲的看瓜故事,还说有一种“猹”的小兽爱偷瓜吃。因此当轮到我在瓜棚里看瓜时,特别是到了夜里,听到瓜田里“索碌索碌”的声音时,就知道它来了,的确会想到鲁迅笔下的“猹”的。只是我们这里不叫它“猹”,而叫“野狗汉”。在过去种瓜、看瓜时,大家都恨“野狗汉”,因为它老来偷瓜吃。这幅画我一直挂着,我还常常这样想过,如果我会画农民画,一定还要画上一个瓜棚,和一只“野狗汉”,这就像既然画了江南水乡的河浜,那么,再添上一只网船,画面的意境就不一样了,而且还是对一种物种的怀念。 

  一幅幅不同时期的农民画,描绘的对象会有不同,但时空的遥远不会使画的内容变得斑驳不清。我的农民画里好几幅都有牛,可今天的上海郊区已经极少能看到牛了。过去的田里种植水稻麦子,自然需要牛来耕作。人们对牛是有精神寄托的,看到那些健壮、力大的黄牛、水牛,人们最能想到“吃的是草,挤出的奶”这类格言,我脑海里浮现的却是牛在自家耕田挣工分的画面,因为吃牛奶在当年是桩同我们远开八只脚的事体。耕田的牛最终从我们生活中消失了,一切也都不是昨日的样子了,吃牛奶倒是变得容易了。

  农民画五颜六色,用时尚的眼光看,的确很土,几乎没有高深的技巧,既没有国画中皴、擦、染等技法,也没有油画中的色块、明暗、透视等规矩。但也不是人人都能作画的,更不是人人都能画出好画的。这里面有对生活的热爱和理解,落实到画面上,就是画的选题、构思。农民画展示的是农村的热烈和悠然,农民的过去和向往,画家们的喜悦和抒情,追求和执着,在他们的画中尽情表露,他们画着他们熟悉的生活。农民画成了文化符号,成了一种意境,一段历史。我可以每天看挂在自家墙上的农民画,这与其说我喜欢农民画,倒不如说从中还有了些联想,我把头脑里积累的那些素材,变成乡土散文,变成学术论文,需要炼词、造句,更需要的是炼意,这不是同农民画画、农民画出好画的过程一样吗? 

古人如何测风量雨
古人如何测风量雨
2025-04-07 08:38:23
巍巍古塔传宋韵
巍巍古塔传宋韵
2025-04-08 12:37:24
惊现史前遗址
惊现史前遗址
2025-04-09 07:58:25
天山深处的八卦奇城
天山深处的八卦奇城
2025-04-09 11: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