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小记者深有感触
更新于:2025-04-13 20:43:03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编者按:4月23日,第 30 个世界读书日即将翩然而至。在这个以书香为底色的日子里,我们带着“拥‘报’成长”活动奔赴而来——以多元形式搭建阅读桥梁,让报纸这一承载时代记忆的文字载体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让老报纸玩出新花样,邀小记者们一起解锁“读报新姿势”!

  我们将通过AI读报、读报微视频、高端讲堂、读后感征集等活动和措施,提高少儿对报纸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增加报纸的阅读量和读者群体,尤其是吸引青少年参与到报纸阅读中来,促进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

  如果你在读报或读书中有任何体会与感悟,请将其写下来,投稿至读嘉·小记者平台【专题投稿—拥“报”成长】。

  我的读报体验

  N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805班 朱新睿

  指导老师 安芳君

  在当今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要了解时事新闻,一般都是掏出手机打开新闻热搜或其他的APP,用网络这种新媒体使我们不出家门即了解大千世界,逐渐积灰尘的报箱说明报纸将要成为大家的过去。

  那么,报纸真的不适用了吗?

  答案并非如此,翻开《南湖晚报》你会发现,相较于网络上无聊又费精力的消息,报纸上的新闻更具可靠性和实用性,相较于网络上缺乏文学味,死板苦涩难懂的文字,报纸上各界人士新鲜有趣的文笔更使人精神大振,相较于网络上苦苦搜寻,在众多虚假信息中迷失自我,报纸上精挑细选,受大多数人认可信任并喜爱的信息能让你准确地了解社会上发生的事情。

  报纸,不能被忘却,也不能成为历史。

  报纸,不仅是信息传播的途径,也是社会上人们交往与交流互补的窗口,在报纸的字里行间浏览,你会发现各种鲜明的人物跃然纸上,他们用心与读者交谈所思所想。报纸也可以作为我们休息放松的载体,一杯清茶,一份报纸,一双眼睛便可以度过一个悠闲又不空虚的早晨。

  也许你要提到网上看新闻方便快捷,但你又不曾想过,你看一份报纸也仅是把小屏变成大屏,死板变为有趣,无聊变为实用。

  现在你想读报了吗?

  有心还需有力

  N清华附中嘉兴学校403班 虞桭宣

  指导老师 潘国新

  那天,我走进书城,在书架上“扫描”起来,《稻草人》跳入我的眼帘,“稻草人”还能写成书名,太有意思了,我便抽出书架,带着好奇走进了《稻草人》的世界。它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写的。这本书里写了许许多多的童话故事,让我们看尽社会百态,这些故事不仅极具趣味性,而且寓意深刻,能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读者善良、勇敢、正直、团结等多种美德,令人获益匪浅。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小故事就是《稻草人》。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被固定在田地里的稻草人,他的职责就是驱赶那些破坏庄稼的害虫。稻草人非常尽职尽责,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他从不偷懒,从不贪玩,一心希望自己的主人有个好收成。然而,当虫子侵食庄家时,稻草人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庄稼被虫子一点点吃完。读到这里,我想:我们不仅要学习稻草人无私奉献、忠于职守的品德,更要不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帮助更多的人,才能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读着读着,让我想到一句名言,“掌握技能,如同手握利剑,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同时也让我想到了中国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他 1935年8月赴美留学,1955年9月17日历经磨难,几经周折,终于回到祖国,开始奉献国家。用了10年时间,为中国制造出了导弹,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如果钱学森只有爱国之心,没有强国之术,是不是就和稻草人一样,有心而无力呢?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这样的体会。比如我的语文老师,不仅师德高尚,而且普通话字正腔圆,粉笔字端正、美观,讲课生动有趣,赢得了学生的赞誉。我想我也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学会服务社会的本领,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由此可见,我们不仅要学习稻草人助人为乐的精神,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更多的人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