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是加法,而是减法。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
曾经鲜衣怒马的少年,如今已是肩负重担的家庭支柱。
人生至此,如行至半坡,即使再疲惫不堪,也不得不竭力前行。
夜深人静时,你是否有想过,如何才能让自己活得稍微轻松一点?
作家雪小禅曾说:
“人到了一定年纪,是往回收的。
三两知己、一杯淡茶,让生活成为自己要的样子。”
学会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才能给自己减压。
中年以后,最好的状态,莫过于删繁就简,过低耗人生,让内心回归安宁。
01
物质低耗
哲学家马塞尔曾说:“拥有就是被拥有。”
获得某样东西的那刻,我们也被它拥有,需要在它身上持续花费心力。
拥有的越多,花费的就越多。
相反,在物质上追求简单,就不容易被分散注意力,有更多的时间做更值得的事情。
《断舍离》一书中有个故事。
一对夫妇喜好购物,家里堆满了各色衣服、名牌包包、时兴家电。
宽敞的房子变得满满当当,两人每天要花很多时间整理这些东西。
空间的压抑和精力的花费让他们情绪低落,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后来,他们意识到生活出了问题,于是开始精简自己的物品,只留下了必备的家具和衣物。
从此,他们不再为选择穿什么衣服而头疼,不再为整理物品而筋疲力尽。
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散步、看书、研究健康料理。
精简物质后,夫妻俩的生活质量反而大大提高了。
生活就是这样,不必要的物件只会拖累自己。
舍弃之后,人生才能轻盈起舞。
梭罗曾说:“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
任何多余的,都是消耗。
盲目追求物质上的富足的人,无法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
人到中年,最好的状态,就是在低耗的物质中,保持内心的清明。
值得过的人生,永远不会被物质奴役。
02
情绪低耗
有人曾说:“低落的灵魂,比病毒更容易杀死人。”
人一旦被负面情绪左右,就容易自我消耗,陷入无尽的烦忧中。
作家平开顺的父亲很热心,喜欢打抱不平。
一天,他看见有车停在小区门口的人行道上,过往的行人都很不方便。
于是他走过去,劝说司机把车开走。
道理讲了一大堆,司机却不为所动,两人争论起来。
最后司机大吼:“我碍你什么事了,没事赶快滚一边去。”
父亲听后很难受,内心充满了愤怒和委屈,始终不能释怀。
两天后,父亲就中风了。
平开顺后来感慨,如果父亲能及时排解自己的情绪,或许也不会生病。
人到中年,我们常常遇到各种烦心事。
或是孩子的调皮,亦或许是工作的不顺,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
但很多时候,压垮人的不是事情,而是负面情绪。
学会排解情绪,才能减少情绪对自己的消耗。
焦虑时,就从手头的小事做起,让自己行动起来,缓解焦虑;
难过时,就去看场电影,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让快乐充满内心;
烦躁时,不妨放空自己,找寻内心深处的安宁。
季羡林曾说:“一个人如果能管理好情绪,消化人世悲喜,就算经历坎坷也能得到圆满。”
让情绪低耗,身心就少一份负担,生活也少一分戾气,多一分柔和。
03
社交低耗
作家麦家曾说:“人生的幸福来源在于一直对生活做减法,社交也是。”
年轻时,总觉得多个朋友多条路,热衷于结交各种人脉。
等到中年再看,真正能留在生命中的,不过寥寥。
大多数社交,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
自媒体博主@凌小麦讲过自己的经历。
以前凌小麦很爱社交,总希望能够结交更多的人。
每当圈内有同行间的活动或聚会,她都非常踊跃地参加,几乎从不缺席。
她整天沉浸在觥筹交错中,遇到人就殷勤地走过去,然后递上自己的名片。
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她不仅没有收获什么人脉,反倒把自己原本的工作给耽搁了。
反思斟酌后,她退出了聚会,把心思重新放到工作上,最终静下心来,把事业越做越大。
作家苏芩说:“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生命中太多的疲惫,来源于费心营造关系,应付酒肉之交。
但无效的社交不仅无法赋予你能量,还会消耗你的精力。
与其在觥筹交错中满身疲惫,不妨将无用社交舍去。
将时间花在值得的人身上,花在自己身上,过好自己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04
身体低耗
艾默生曾说:“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
青年时,我们总仗着年轻气壮,不注重保养身体。
到了中年,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若仍肆意挥霍,难免出现健康危机。
演员王凯在一档节目中,说起自己患病的经历。
他35岁时,事业正在上升期,邀约不断,每天都异常忙碌。
有段时间,他咳嗽剧烈,去医院检查被告知,肺部有阴影,必须马上手术。
而他的父亲,一个月以前,才刚因为肺癌离世。
他又惊又怕,此前的许多年里,他却确实没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三餐不定时,作息不规律,常年熬夜,没时间运动……
拿到体检报告单以后,王凯重新梳理了自己的人生,他不再把工作放在首位,而选择花更多时间好好吃饭、养好身体。
人总是这样,曾以为家财万贯,声名远播是幸福。
直到失去健康,只能徒留“人生尚未尽兴”的怅然。
有位从事临终关怀的医生,总结了1000多位患者的临终遗言,他发现:
人们在临终前的遗憾各不相同,但每个人都有的遗憾是:健康的时候没有好好活着。
健康,是我们最宝贵,也最容易被忽视的财富。
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永远拥有好身体,即使不那么注重,也没什么大不了。
然而,每一次的折腾,都会给身体带来一丝隐患。
日积月累,终将迎来一场劫难。
没了健康,就没法照顾家人,也失去了实现梦想的可能性。
人生下半场,是时候学会减少身体耗能,让自己过得健康。
饮食清淡规律,减少肠胃消化的压力;
保证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足休息;
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注重保养,爱惜好身体,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
05
精神低耗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画过一幅漫画,主角是个敏感的女生。
汇报工作时,她无意中看见上司皱了下眉,以为自己工作做得不够好,惴惴不安。
从办公室出来,她仍旧苦恼,没有心思工作。
直到上司走过来夸赞她这周的绩效不错,她才放下心中的石头。
从厕所出来,发现同事们都在喝奶茶,却没有自己的份。
她瞬间感到自己被孤立,觉得大家都不喜欢她。
结果在下班后,同事们约她一起去吃最爱的火锅。
想起同事让她帮忙翻译的资料还没有完成,她紧张地道歉,同事却说没关系,已经不用了。
她深觉愧疚,一直在想是不是让同事很失望。
心中纠结了很久,编辑了很长的信息解释和道歉,才知道同事真的没放在心上,翻译工作已经让新招的实习生做好了。
有一句话说:“过多的敏感,像魔鬼一样,吞噬自信和光芒。”
生活中的大多数精神内耗,都是因为想得太多。
别人的一句话,自己内心就会掀起惊涛骇浪。
别人的一个动作,就左猜右想,白白让精力浪费。
到了中年,才明白,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只会让自己的生活陷入内耗。
相比活在别人的眼中,自己的内心的富足和愉悦才更重要。
让精神低耗,让自己钝感,生活终究是自己的。
▽
作家张德芬曾在书中说道:“幸福不是加法,而是减法。”
人到中年,要懂得在艰难的生活面前,给自己松绑。
不被物质束缚,不为情绪所扰;
不陷入无效社交,不肆意挥霍健康;
在寡思少虑中,将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愿你在低耗的生活中,洗去一身疲惫,好好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