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最“沉默”的器官,即使受损70%以上,也可能不会发出明显疼痛信号。很多人直到体检报告上出现“肝癌”二字,才惊觉问题严重。其实,肝脏好不好,身体早就给了提示,只是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些“求救信号”。
一、看脸色:肝脏的“晴雨表”
1、面色发黄:肝脏负责代谢胆红素,肝功能异常时,胆红素堆积会导致皮肤、眼白发黄,即“黄疸”。
2、皮肤暗沉、长斑:肝脏解毒能力下降,毒素堆积,容易让皮肤变得晦暗无光,甚至出现肝斑(黄褐斑)。
3、蜘蛛痣:皮肤上出现红色小点,周围有细血管扩张,形似蜘蛛,常见于肝硬化或肝癌患者。
二、看手掌:肝掌是肝脏的“警报器”
1、手掌发红:大小鱼际(手掌根部)泛红,按压后变白,松开又恢复红色,医学上称为“肝掌”。
2、指甲异常:指甲变脆、出现竖纹或白色斑点,可能提示肝血不足或肝功能受损。
3、手部浮肿:肝脏合成蛋白质能力下降,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引起手部或下肢水肿。
三、看腹部:肝脏肿大的“隐藏信号”
1、右上腹隐痛:虽然肝脏本身不敏感,但如果肿瘤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可能引起钝痛或胀痛。
2、腹胀、消化不良:肝脏分泌胆汁不足,会影响脂肪消化,导致饭后腹胀、恶心。
3、腹水:晚期肝癌患者可能出现腹部膨隆,轻拍有“波动感”,这是肝功能严重受损的表现。
如何养肝护肝?
1、定期体检:肝功能、B超、甲胎蛋白(AFP)检查,能早期发现肝脏问题。
2、减少伤肝行为:熬夜、酗酒、乱吃药(尤其是抗生素和止痛药)都会加重肝脏负担。
3、饮食调理:多吃绿叶蔬菜(如菠菜、西兰花)、优质蛋白(鱼、豆制品),少吃高脂、腌制食品。
肝脏不会“喊疼”,但它的健康直接决定我们的寿命长短。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以上任何一种表现,别犹豫,赶紧去医院做个详细检查!养肝就是养命,别等到晚期才后悔莫及。
温馨提示: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构成用药指南,不作诊断依据,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