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董不独立、套现频繁,汉邦科技IPO疑云重重引市场关注
更新于:2025-04-14 11:39:09

在当前IPO大环境下,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邦科技")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从上市委会议审议到注册生效的全过程。然而,在这看似顺利的上市进程背后,却隐藏着诸多值得市场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家主营色谱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汉邦科技虽然已获得注册生效,但其独立董事任职争议、原始股东套现以及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都为其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独立董事"不独立"引发公司治理质疑

汉邦科技的公司治理问题首当其冲。公司三名独立董事中有两名来自淮阴工学院,这不仅引发了独立性争议,更因为与该学院存在多个合作项目而涉嫌关联交易。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与淮阴工学院之间存在109.01万元的预付款项,这进一步加深了市场对其独立董事履职独立性的担忧。

研发投入不足与高额招待费之谜

作为一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科技企业,汉邦科技在研发投入方面的表现却令人失望。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间,公司研发费用率仅为6%-6.7%,远低于行业10%-11.77%的平均水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在业务招待费上的支出却高达3388.59万元,2023年占销售费用比例更是达到19.22%。这种资金使用结构不禁让人质疑汉邦科技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

原始股东套现与募资用途变更引发市场担忧

更令市场担忧的是,汉邦科技在IPO前出现了大规模的原始股东套现现象。从2020年开始,包括实际控制人张大兵在内的多位股东累计套现近9000万元。同时,公司在IPO注册生效前突然将募资金额从9.8亿元调整至5.98亿元,其中色谱装备研发中心募资更是缩减了近40%。这些变动不仅引发了市场对公司发展战略的质疑,也让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前景产生了担忧。

汉邦科技的业绩表现确实显示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从3.21亿元增长至6.19亿元,净利润也从486.17万元增长至5149.75万元。然而,在这亮眼的业绩数据背后,公司面临的种种问题却不容忽视。

对于汉邦科技而言,获得IPO注册生效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有效解决独立董事履职争议、提升研发投入、优化资金使用结构等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公司能否真正赢得市场信任,实现长期稳健发展。在科创板这个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资本市场舞台上,汉邦科技还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确实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