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海事亮剑集装箱瞒报案,精准查获9类危险化学品
更新于:2025-04-14 13:03:27

近日,湛江霞山海事处“箱安”创新工作室依法查处一起船载集装箱危险货物谎报瞒报案件,对涉事托运人作出8万元行政处罚,成功消除重大海上运输安全隐患。

案件起源于3月24日的常规筛查。海事执法人员在对某内贸集装箱货物检查时,发现申报为“水果筐塑料颗粒”的货物存在异常——该品类非常规运输货物且托运人无法出具危险性鉴定书等关键文件。依托自主研发的“两清单、一数据库”智能筛查系统,执法人员迅速锁定该集装箱涉嫌危险品谎报。

3月26日,经规范开箱查验,箱内货物实为聚苯乙烯(发泡级)。经专业机构检测,该物质正确运输名称为“聚合物珠体,可膨胀的”,被《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 41-22版)列为第9类危险物质(UN2211),并收录于我国《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该物质因含有戊烷发泡剂,运输过程中挥发的蒸汽遇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且蒸汽密度大于空气易在低洼处积聚,存在燃爆与缺氧双重风险。

“此类瞒报行为犹如海上‘移动炸弹’。”“箱安”工作室负责人指出,聚苯乙烯(发泡级)广泛用于泡沫包装材料生产,其危险性常被托运人刻意隐瞒。4月7日,海事部门依法约谈涉事企业,通过完整的证据链确认违法事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法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此次查获是湛江海事“箱安”创新工作室今年破获的第3起危险品瞒报案。该工作室通过构建“智能筛查+精准查验”机制,已形成覆盖申报核查、技术研判、快速送检的全流程监管体系,累计排查异常货物127标箱,为保障琼州海峡航运安全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文、图|记者 余胜容 通讯员 谢晓琳 何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