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佩岑和林志玲,殊途同归
更新于:2025-04-14 14:22:01

看了这么多季《浪姐》,对于姐姐们初次见面会进行的热闹寒暄已经颇有熟悉了,但还是不得不感叹,侯佩岑的见面礼仪之到位。

 

坚持和每一位姐姐都笑着热情打招呼,甚至聊到最后嗓子都哑了,到上台前还没恢复。

 

就这样带着略微沙哑的嗓子表演了初舞台,一颦一笑看不出一丁点疲惫的模样。

 

第一期作为队长,也是非常照顾组内成员,用一句「宝贝,我们就是来玩的」把管乐和邓萃雯的紧张焦虑耐心抚平,带领小分队拿下冠军。

  

精心准备了许久,只为给同一天生日的管乐和邓萃雯惊喜,还特别注意要烘托张小婉送礼物给管乐这段的气氛,简直太过贴心。

 

而且她对于登上节目要经历什么也早有心理准备,不会有任何负面情绪流出。

 

另一组表演周杰伦《珊瑚海》时,节目组特意给侯佩岑镜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但她依然是一副非常得体的笑容,让人挑不出一点刺。

  

节目随时随地给到她镜头,都能美得人一大跳,都有种时刻准备好播报新闻的端庄优雅。

连一向不正经的留几手,都被圈粉到认真狂写一大篇好评,来为侯佩岑拉票。

 

善良真诚的人,配得上拥有一切美好的东西。

  

不禁想到前段时间她参加《再见爱人》时就是如此,当时节目内容有多气人大家应该都记得。

 

但不论侯佩岑展现怎样的情绪,她都是坐得端端正正,笑得如沐春风。

 

在那个麦琳被「群嘲」的时刻,她却能一语点破:「每个人都有麦琳的部分。」

 

她还是这样,会尽力照顾到所有人的体验,十年如一日的温柔善良,和她年轻时做主播时的状态一模一样。

 

金钟奖颁奖典礼,她记得现场几百个嘉宾的名字,能够一一准确叫出。

 

在镜头前播报新闻,也永远保持着标准定式的笑容。

  

那样「完美」的侯佩岑,「完美」到不像一个真人。

 

01

 

十几年前,很难看到侯佩岑会有如今这样,一面倒的好评。

 

曾经在她身上最难剥离的两个身份,一个「非婚生女」,一个「周杰伦唯一公开女友」,都曾令她陷入过舆论的低谷。

 

前者是她无法选择的身份,早在她出生前,妈妈林月如就因两段难以启齿的感情插足,颇具争议。

 

使得侯佩岑自出生就背负着「骂名」,即使这些并不是她能决定的,她依然要承受这些事情所带来的后果,尤其是来自妈妈的规训——

 

自小见到任何人都要先打招呼,如果别人没听到,就要再打一次;

 

接起电话的第一时间,要先介绍自己,然后再进行对话;

 

每天10点前一定要回家,周末也不允许晚归。

 

在「非婚生女」的压力下,妈妈将所有希望都寄托于她,希望她能给自己挣回丢失的面子。

 

甚至教她文凭不是谋生工具,是在婚姻里被尊重的筹码,为此侯佩岑没有过自由放松的童年。

 

很显然,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双学位毕业,成为专业新闻主播的侯佩岑,因其优秀的业务水平,和温柔的性格深受观众喜欢,近乎完美地完成了妈妈的「期许」。

  

在这段人生里,她是没有自我的,在妈妈规定好的模板里成长为一个「满分女性」。

 

在事业步入正轨后,她也曾试图拿回自己的掌控权,有了「人生唯一一次叛逆」,却没料到这次叛逆会再度把她拉进被审判的境地中。

 

对方是周杰伦,是意气风发的乐坛天王,正处于事业的巅峰,一举一动都会引发外界的议论,成为他的女友,压力可想而知。

 

过往难堪的「非婚生女」身份,又再度成为她配不上周杰伦的佐证。

  

她很勇敢,她也很冷静,在发现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不稳定后,做出坚定分开的选择。

 

分手后也从未对对方有过一句怨言,自始至终在镜头前都是非常得体的。

 

直叫人感叹,做事怎么能如此滴水不漏。

 

于是,这两种身份让她陷入过舆论的低谷,但却没有完全击垮她,她依然笑意盈盈面对所有,表情完美到让人挑不出一点差错。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对这种知书达理、温柔体贴的「男性叙事下完美女性」是很有偏见的。

 

觉得她太过完美,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副笑意盈盈的样子,总要为所在的场合周旋解围。

 

就连当年登上《婆婆与妈妈》节目被嘲啰嗦的片段,也是因为身为主持人的责任感,怕冷场:

  

当时是整季节目第一天拍摄,在现场如果我不去讲话,整个屋子都是一片寂静,十分钟没有一点声音。

  

这种习惯甚至保留在她登上别的主持人节目,对鲁豫一上来就是「你好瘦我好喜欢你」;

 

把小S夸到如果哪天没有听到侯佩岑的夸赞,会觉得她今天是不是心里有事的程度。

  

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看着她,就觉得她很累没有自我,仿佛一个假人。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为了符合社会所制定的完美准则,为了那个莫须有的头衔「全台湾的梦中情人」。

 

而所有这些,都只是将侯佩岑置于「客体地位」进行全方位的打分评判,却从未考虑过她也只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02

 

其实,相似的处境,也曾在林志玲身上发生过。

 

尊重合作对手,不会给人家造成身高上压力的举动,被视作「讨好性」十足。

  

惯常维持的甜美语气和温柔笑容,被视作是「花瓶」的必备属性。

 

作为一直保持温柔形象、几乎从没有负面情绪流露出的两位女星,从前的舆论环境并没有那么友好,觉得她们的完美很「假」、很「虚伪」。

 

但随着舆论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对女性评判标准的进步,大家终于可以以一种全面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她们。

 

才发现她们的温柔并非软弱,能够多年保持尊重他人,维持自己的形象,这种力量其实很珍贵也很强大。

 

就比如林志玲对自我命运的掌控性,所有人都认为她和言承旭是「公主和王子」的完美结合。

  

但熟悉这段感情的人都清楚,对方在这段关系中始终不够大方,没有安定感,是一个「还在成长中的男孩」。

 

林志玲需要的,是可以共同进退的人生伴侣,是可以不把自己当做客体看待的爱人,即便是自己主动求婚也无所谓。

 

侯佩岑亦是如此,没有选择旁人认为的完美结局:和那个万众羡慕的乐坛天王周杰伦,成为大家期待中的天王嫂,谱写娱乐圈的甜蜜童话。

 

如今再看来,其实是因为她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会轻易跟着别人的想法走。

 

不愿意妥协自己的人生来换取一个旁人眼中的完美身份,成全一段万众艳羡的婚姻而牺牲自我,最后选择的是一个「把压力从我身上拿走很多」的爱人。

  

至于那些近乎「完美」的对外形象,只能说一个人可以保持相同的状态几十年,早就是某种意义上的知行合一了。

 

温柔从来没有压抑她们的本性,反而拓宽了她们适应环境的可能性,让她们既稳定了自我的认同,又和解了与外界的冲突。

 

林志玲从不会觉得温柔是什么禁锢,而是认为女孩子有多面,自己只是被看到窄窄的一面。

 

侯佩岑也不会觉得「假人」是什么束缚自己的标签:

 

我的「假」是我的真实……

 

或者说,我真实地称赞别人,可能那个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适应,我的真会让人家感觉有点假。

 

但我仍然专业,其实反而是在做自己。

这并不容易,抛却那些附加标签,单是看个体就能发现,这需要她们既不缺少爱与被爱的能力,也不匮乏滋养自己的财务基础。

 

至于外界的认同,或许来得是晚了一些,但谁说她们一定要获得那些认同呢?

创业做狗饭,月入6万
创业做狗饭,月入6万
2025-04-02 22:59:42
谁在拒绝租房给老人
谁在拒绝租房给老人
2025-04-08 01: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