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松原日报
本报讯(记者孙奎建)小学生放学后,如果没有家长管护,大多数三五成群拥挤着进入小卖部、小超市。这种场景在市区许多校门前很容易见到。孩子买学习用品没的说,关键是大多数买的不是学习用品,而是零食、玩具。
4月11日中午,在松原大路一学校门前,一位等着孩子放学的市民张先生对记者说,超市看准了学生的消费,这些店铺的服务长久下来只会增加孩子乱花钱的毛病,有一些小食品来路不明,小学生根本不会去鉴别,很容易吃出问题。
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区对校园周边的小卖部、小超市治理非常有效,但是还有一些小卖部对学生大开方便之门。农村个别地方校园周边仍然存在服务学生的小卖部、小超市。目前,校内的超市服务场所早已关掉,校外的就无权干涉了。多位学校教师认为,加强学生购物自律习惯是关键。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目前对校园周边小卖部、小超市的设置还没有统一的管理尺度,在是否关闭、是否撤离上还没有绝对的依据和参照。如今看来,孩子远离小卖部、小超市的诱惑必须先要自己戒除“进去转转”的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