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数学高考命题组组长何小亚:高考呈现“多想少算”变化趋势
更新于:2025-04-16 22:38:25

数学学科本质是什么?高考要考什么核心素养?数学学习备考要学什么?4月13日,卓越高中产品体系升级发布会暨人气高中咨询会在广州举行。现场中高考专家云集,从高考趋势看中考命题,探讨高中高效学习的良方妙计,为初高中生家长们解惑答惑。

作为“高考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组专家、原数学高考命题组组长何小亚发现,数学新高考呈现出“多想少算”的变化趋势;减少了试题的阅读量,注重考察数学思维;引导师生不要机械刷题,要回归教材、回归基础、回归数学的本源。“还有一个趋势是规避大小题内容、顺序、压轴题的固化。”何小亚解析道,这一变化体现了“反刷题”的数学问题解决的价值取向,考查学生“解新题——老师没讲过、自己没见过的问题”的思维能力。“从选拔人才的角度,这种理念有助于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他们能独立解决新问题,甚至能解决人类尚未解决的问题。”

高考的命题方向对于中考生来说有哪些启示?卓越高中产品研发负责人蔡永键为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提供了多则“干货”建议。他分享道,“初中可能以题为题,而进入高中,学生要引申到解决一类问题,那就要求从题目中提炼本质,抓住核心的知识点。”蔡永键说,鉴于高考题型更加灵活,学习时应深入反思,理解知识背后的逻辑,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应对情境化问题。最后,面对试题更加注重考查数学思维的现状,学生可以多参与课堂讨论、探究一题多解等,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找到最佳解题方案,实现数学学习的简单化。

一说到数学,不少学生会觉得它难以理解,只是因为应试才迫不得已去学习。面对这一普遍的厌学“痛点”,怎么吸引学生学数学、爱数学?何小亚教授建议,数学教学要围绕数学的“精确、严谨、简洁、概括、联系统一”这五大本质特点来展开,要把“追求简单化”这一数学灵魂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务必使学生理解、掌握好“数学概念、数学原理和破解新题的思维”这三种数学不变性,最终实现“以不变应万变”——真正的数学减负标准。

针对当前数学考试过多、题目过难的问题,何小亚认为,这不仅让学生压力倍增,还会导致学生心理上的数学挫败感,甚至放弃学习数学。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必须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数学自信。“不少学校、老师没有真正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因材考评,老是拿‘别人家’的题目来考自己的学生,把学生考怕了、考倒了、考跑了,不跟你玩数学了。”何小亚举例说。他呼吁广大数学教师共同努力,改革教学与考试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宽松、有趣且高效的学习环境,为全民数学素养的提升以及未来数学人才的涌现提供更肥沃的土壤。

活动上,卓越教育集团资深副总裁关玮莹介绍了卓越教育近两年培养鲲鹏少年的一系列举措,并回顾了卓越高中产品体系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对此次产品升级满怀信心。她强调,卓越教育始终秉持“成为孩子最喜欢、家长最信赖的学习生长之地”的信念,助力青少年们的未来发展,同时祝愿考生们成功录取。

文、图| 记者 蒋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