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尔羌河,是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境内的河流,河长970千米,流域面积为10.8万平方千米。是塔里木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叶尔羌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北坡。其源头由拉斯开木、阿克塔盖两河在喀喇昆仑山口黑巴龙克汇合而成。主要水源来自乔戈里峰等的冰雪融水,以及河床西岸岩层中涌出的泉水和雨水。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随着喀喇昆仑山等山脉的隆升,高山上的冰雪不断积累和融化,形成了最初的溪流,这些溪流逐渐汇聚,最终形成了叶尔羌河。
叶尔羌河发源于克什米尔北部喀喇昆仑山脉的喀喇昆仑山口,上游呈深切的峡谷,穿过昆仑山系的山区,成为克什米尔与新疆之间一小段边界。
- 上游山区河段:自黑巴龙口至喀群渠首上游18千米处的恰木萨,河道长590千米。基本由主流克勒青河和支流塔什库尔干河组成。
该河段流经喀喇昆仑山中,河谷中许多地段曾为古冰碛堵塞形成堰塞性湖泊,后经河流切割,目前沿河湖泊很少。冰后期山地大幅度抬升,主河道深切,谷坡上堆有巨大的倒石堆,河谷中碎石很多。
- 中游灌区河段:自恰木萨至艾里克塔木渠首,河道长352千米。此河段流经平原绿洲区,是新疆的优质粮棉生产基地和著名的干果水果生产基地,也是新疆最大、全国第四大农业灌区。
因人类活动频繁,河道受灌溉引水、工程建设等影响,冲淤变化较为明显,在一些引水口附近区段,河道变化频繁,易受冲淤摆动。
- 下游荒漠河段:自艾里克塔木渠首至河道末端与和田河汇合口处,河段长339千米。
下游河段地处荒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河水主要用于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基本需求。由于水资源逐渐减少,河道变窄,河流水量也不断减少。同时,受风沙侵蚀和河道摆动影响,河床不稳定,两岸多为沙漠和戈壁。
叶尔羌河流域内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程在3000米以上,南界、东南界为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脊,西部为帕米尔高原,西北是布古里·托乎拉克沙漠,北与天山南麓冲洪积扇相接,东依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
气候属于典型的干旱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强,光照足,昼夜温差大。多年平均径流量78.66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克勒青河、塔什库尔干河、提孜那甫河、柯克亚河、乌鲁克河等。
- 克勒青河:是叶尔羌河上游主要支流,源出喀喇昆仑山海拔7464米特拉木坎力峰东南麓。全河基本上呈东南西北向,集水面积7802平方千米,干流长266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5.8立方米/秒,海拔高程在5692至7464米之间。
- 塔什库尔干河:发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阿富汗交界处的克克吐鲁克,流经新疆塔什库尔干县、阿克陶县,于阿克陶县塔尔乡东部的两河口汇入叶尔羌河。河道全长298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9亿立方米。
- 提孜那甫河:是叶尔羌河水系中的第二条大河,发源于西昆仑山北麓加尔勒克塔山赛利亚克达坂和阳盖达坂。流域总面积20390平方千米,集水面积537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8.14亿立方米/年,全长335千米。
- 柯克亚河: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境内,是一条以降雨和泉水混合补给型河流。发源于海拔近5000米的昆仑山北坡的赛女西达板,河长约128千米,出山口以上集水面积1750平方千米,年径流0.78亿立方米。
- 乌鲁克河:源出昆仑山脉海拔6346米柯克阿特达坂东北麓,东北流折向东流,经叶城县乌夏巴什、洛克等地,至泽普县界消没于沙漠之中。流域面积为1052平方千米,河长157千米,多年平均流量为2.12亿立方米/年。
叶尔羌河流域的人类活动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有吉日尕勒等人类活动遗迹。公元前3000年,叶尔羌河流域进入青铜时代,诞生了“西玉东输”的玉石之路。流域内还有众多独具民族特色的刀郎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存。
叶尔羌河流域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以农业经济为主导,此外,流域内分布着泽普叶尔羌河国家湿地公园、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叶尔羌河生态文化园等多个国家级旅游景区。(以上内容整理自公开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