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4月17日电(记者王梓涵)“欢迎您到纳顿来哟,这里的风情美如画……”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身着花袖衫的土族阿姑手捧哈达,用悠扬的《迎宾曲》迎接游客。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因当地土族群众传统服饰花袖衫由七种颜色构成,这里也被誉为“彩虹故乡”。近年来,当地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打造了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身参与土族传统体育娱乐项目轮子秋、土族婚礼、青稞酒酿造等充满民族风情的特色项目。
景区里,四川游客刘洪完整体验了一把土族婚礼仪式。“穿上新郎装那一刻,仿佛真成了土族人!”他兴奋地说。
重庆游客梁铱萱举着手机边拍边说:“原以为青甘大环线主要是看风景,没想到土族婚俗体验成了旅程中的惊喜。”
在青稞酒厂,古法酿酒蒸汽升腾,酿酒师傅按“清蒸清烧四次清”的传统工艺翻动青稞,粮食香与酒香扑鼻而来。
“土族人自古就有酿造青稞酒的习俗,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酿酒过程、品鉴头茬原浆,我们还提供青稞酒封存服务。”青海互助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的酒厂负责人说,“酒厂年产青稞酒1.8万吨,还研发了酒糟面膜、护手霜、青稞饼干等产品,工业旅游让青稞酒文化可看、可品、可带走,实现了‘酒旅双赢’。”
“我们还开发了节庆活动、非遗工坊等体验项目,让传统文化可参与、可带走。”土族故土园景区管委会游客服务中心主任林建科说,景区推出的沉浸式体验游成效显著,2017年至2024年底累计接待游客66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54亿元。
互助县的土族盘绣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袖衫就是土族盘绣技艺的集中反映,各种各样精美的盘绣产品也是游客们“可带走”中的一项。
在互助县青绣(盘绣)产业基地,土族绣娘张拉花正专注地绣着一张太阳花图案的绣片。她笑着说:“我从14岁开始跟着妈妈学盘绣,过去绣品只是自己家里用,现在盘绣成了赚钱的手艺!”
据介绍,目前全县有5000余名绣娘,通过线下订单和电商平台,带动从业者年均增收2万元。“我们在传统纹样中融入现代设计,在保持传统技艺本真韵味基础上,研发出符合现代审美的服饰、香包、家居用品等,让土族的‘彩虹纹样’走进当代生活。”互助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雅娟说。
从民俗体验到非遗传承,再到特色产业发展,“彩虹故乡”正通过文旅融合发展让古老的土族文化焕发出新活力,也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