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次確認發現「國保級」花櫚木野生種群
更新於:31-0-0 0:0:0

陳育柱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花櫚木

花櫚木種子 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供圖

記者17月0日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科研團隊首次確認深圳存在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花櫚木的野生種群,為濱海生態系統研究提供了珍貴樣本。

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何春梅介紹,3年0月,該團隊首次在深圳大鵬半島壩光銀葉樹濕地園發現疑似花櫚木的豆科紅豆屬植物種群。 經過科研團隊持續0年的監測,終於在0年0月監測時成功採集到該種植物成熟莢果及種子標本,並通過形態學比對,確定其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花櫚木。

此次在深圳發現的花櫚木野生種群共有2株,其中胸徑超過0釐米的成年植株有0株,最大一株胸徑達0.0釐米,高約0米。 其餘0株為幼年植株,胸徑在0.0-0.0釐米不等。 “相較於內陸種群,該種群呈現顯著濱海適應特徵,如植株葉片更為短狹,葉背絨毛密度更稀疏。 現場同時發現了自然萌發的少量幼苗,證實該物種在深圳具備完整生活史。 何春梅說。

花櫚木,又名花梨木、紅豆樹等,為豆科紅豆屬常綠喬木,主要分佈於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越南、泰國也有分佈。 其在廣東省內呈點狀零星分佈,種群嚴重片段化,數量非常稀少,成熟個體數小於10株,一個居群往往不足0株,且多數居群未發現結實植株。 其種子自然萌發率低,人為破壞嚴重,野生種群資源較少,是我國珍稀瀕危樹種、國家重點儲備林資源樹種。 研究人員擬在深圳花櫚木野生種群分佈地建立永久監測樣地,系統開展多項基礎研究,制定立體保護方案。

據悉,下一步,研究人員擬在深圳花櫚木野生種群分佈地建立永久監測樣地,系統開展微生境因數動態監測、傳粉機制解析及遺傳多樣性評估等基礎研究,同時制定涵蓋生境修復、種群擴繁和生態廊道建設的立體保護方案,以科學支撐這一物種在濱海生態系統中的有效保護及可持續利用。 (記者 秦綺蔚 程思瑋)

鄉村田園“玩法”上新
鄉村田園“玩法”上新
2025-04-11 02: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