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株洲日报
炎陵桃源洞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天 麻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魏泽 摄
林 木
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 Bl.),又名赤箭芝(《纲目》),独摇芝(《抱朴子》),合离(《酉阳杂俎》),自动草(《湖南药物志》),属兰科天麻属,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野生天麻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天麻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稍微了解中药或热衷养生的人都听过它的名字,天麻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有补益功效,野生天麻堪称最有名的珍稀保护植物。天麻是植物界的“无影者”——一枝独秀,隐身林间,没有绿叶,不事光合,终生藏于腐叶与树荫之下生存,唯有花期才探出琥珀般细长的花茎,活得无比低调。
生长在森林深处
天麻(这里所讲皆为野生天麻,不包括大规模种植的)喜欢湿润阴凉幽静的地方,这个习性与七叶一枝花、金线兰类似。多生长于中高山区的林下阴湿地带,温度太高则不宜生长。在炎陵县桃源洞自然保护区的茂密森林中,高山晨雾如梦如幻,雨水浸润菌丝,使其保持生机,天麻最喜欢这样的生存场地。《本草图经》这样记载天麻:“其苗独茎如箭杆,叶生其端,四月开花,秆叶俱赤,实似苦楝子,核作五六棱,中有肉如面,日曝则枯萎。其根大类天芋。”这里说天麻被太阳暴晒后马上会枯萎。
在古树腐叶堆积的潮湿根系下,菌丝的网络像它们的摇篮。林子里树影斑驳,十分荫凉,古老的泥土与空气中既有新鲜的野花野草的香气,也有腐烂的草叶气味,天麻便像世外高人一样隐居在这里,与世无争。
花与茎秆都很独特
天麻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圆柱形的茎秆,细长挺拔,茎上无绿色叶片,下部有数枚鳞片形状的叶鞘包裹,如箭杆一般。植株高30—100厘米,全体不含叶绿素。块茎肥厚,椭圆饱满,表面有纹路,肉质长圆形,长约10厘米,直径3—5厘米,有不甚明显的环节。
天麻无叶子无根须,我们平常食用的人工养殖的天麻是指天麻的块茎,而不是它的根。
天麻的花为穗状的总状花序,30厘米左右,缀满黄赤色壶形小花,似琥珀雕成的铃铛,花朵橙黄或淡黄色,分布于茎秆顶端,花萼与花冠合生成歪斜的花筒,看着尤为独特。长蒴果长圆形至长圆倒卵形,长约15毫米,具短梗。种子多而细小,粉末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花期时,赤褐色花茎破土而出。穗状花序内藏着精巧好看的蕊柱,仿佛是造物主用月光雕琢的微型圣杯。菌丝为其输送营养,块茎成为菌丝的巢穴,这可以说是植物界最奇特的共生传奇了。
种子细如尘埃
天麻的种子很细小,需同时兼具各种良好的生存条件(比如湿度)才能存续生命,存活率很低。因其块茎的药用价值很高,使其长期成为盗挖者的目标,希望大家遵纪守法,不要做违法的事情。铁锹破土的瞬间,也许就斩断了延续百年的地下菌网,这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山民传说:“见天麻开花者,三年不可语人。”这禁忌背后,是保护这易逝之美的古老智慧与善良之心。若你在林间遇到这地上的精灵,请爱护它,静静地观看后,静静地离开。
温馨提示:
珍稀植物很宝贵,禁止采摘、伤害、出售、收购国家保护野生植物。如有发现采摘、伤害、出售、收购保护野生天麻等珍稀野生植物,或侵占、破坏其生长环境的行为,请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举报。
(部分内容参考《中国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