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是第二十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2型糖尿病(T2D)患者数量的持续增长,与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防治的“主战场”。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田娜提醒,糖尿病患者应特别重视肾脏功能筛查,尿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三件套”就可以提前发现绝大部分肾脏异常。
据田娜介绍,宁夏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公众对肾病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很多人体检时都不会想到特意查一查肾功能,导致临床上很多肾病患者没有早期发现,到医院就诊的时机偏晚,一查出来往往就中晚期。其次,宁夏人偏好食用牛羊肉,且口味偏重,饮食习惯呈现出高盐、高油、高嘌呤的特点,对于肾脏来说,这样的饮食习惯也是高危因素。再加上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率相对不足,药物的可及性和经济条件不如一线发达城市,宁夏地区肾衰竭的发病情况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在所有的慢性肾病中,与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越来越多见,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首位住院病因,同时也是新增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同时心血管并发症也明显增加,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随着医学的进步,临床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样化,近年来,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的管理理念已经从单纯的降压、降糖等危险因素管理转向改善心肾结局,全面减少心肾事件的发生,新型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用于与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已经成为临床上的主要治疗药物,让患者更多获益。
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慢性肾脏病的发生?田娜提醒,这类患者要注意监测和管理蛋白尿,管理时需要遵守30-30原则,如果患者的UACR>30mg/g,这意味心肾风险警报拉响了,应立刻启动干预,及时干预可延迟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约7年。否则,一旦进展至大量蛋白尿阶段,平均4年就会进展至肾衰竭尿毒症,最后需要通过肾移植或透析治疗。微量白蛋白尿阶段是“黄金逆转窗口期”。在黄金逆转期,21%-64%的糖肾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转阴。
普通健康人群如何知晓我们的肾脏好不好?田娜说,方法其实很简单,每年体检的时候只要做三个检查:尿常规、肾功、肾脏B超。其中,尿常规是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因为很多人嫌留尿麻烦,但恰恰尿常规是筛查的重点项目。尿常规中的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能够非常直观地提示是否患有慢性肾病。日常生活中,注意平衡饮食、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作息规律,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记者 沈亚婷 实习生 苏萍
【来源:银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