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千年宋韵华章
更新于:2025-03-24 11:43:29

本文转自:梧州日报

赣州古浮桥

赣州古城墙和建春门城楼

今年春节期间,我和家人踏上了前往江西赣州的旅途。这座被誉为“宋城博物馆”的城市,有着“一座赣州城,半部宋代史”的美誉,而宋潮不夜城便是我们穿越时空之旅的起点。

傍晚时分,我们踏入宋潮不夜城,仿若一脚迈进了千年前的大宋盛世。穿过四贤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雄伟壮观的军门楼。这座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的城楼,虽历经岁月沧桑,如今重建后依然气势恢宏,朱红色的大门、飞檐斗拱的建筑风格,彰显着历史的厚重和往昔的繁华。进入军门楼后,一条仿宋古街蜿蜒向前,街巷交错纵横,楼阁、亭台、廊桥错落有致。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酒肆茶坊、布庄绣坊,应有尽有。木质的门窗雕花精美,红灯笼高高挂起随风摇曳,将古街装点得格外温馨而浪漫,让人一瞬间仿佛穿越回千年前的宋朝街市。

在宋街漫步,感受着脚下石板路的古朴质感,耳边传来的是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和欢声笑语。有售卖传统手工艺品的,有展示宋代服饰的,那些华美的汉服款式典雅,引得不少游客驻足试穿,拍照留念。不少梳着古装发型,身穿汉服的年轻人穿梭在行人中。还有各种特色美食店,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麻糍软糯香甜,蚝蛋烧外酥里嫩,每一口都是赣州味道的独特记忆。

随着人潮前行,不知不觉来到了郁孤台,这座因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而闻名遐迩的古迹,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宁静而庄重。站在台下,遥想当年辛弃疾在此处凭栏远眺,感慨万千,挥笔写下“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千古名句,我心中不禁涌起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古人的追思。如今,郁孤台周边已成为宋潮不夜城的核心区域,灯光映照下,古台与周围的仿宋建筑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登上郁孤台,俯瞰赣州城,章江与贡江在脚下交汇,江水滔滔,不舍昼夜。此时,辛弃疾的词在耳边回响,让我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沧桑有了更深的感悟。

离开郁孤台,我们来到了赣州古城墙。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宋代砖城墙,全长3664米,犹如一条巨龙蜿蜒在章江与贡江交会地带。我们登上城墙,脚下的每一块青砖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城墙上数以万计的铭文砖记录着从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到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不同时代的信息,宛如一部无声的史书,讲述着赣州古城的兴衰变迁。

沿着古城墙漫步,我们来到了建春门,闻名遐迩的赣州古浮桥就在城外。这座始建于宋乾道年间的浮桥,长约400米,连接着贡江的两岸。我们随着人流走在浮桥上,脚下的木板随着江水的波动微微摇晃,让人感觉仿佛穿越回了宋代。江面上,船只往来穿梭,江边的垂柳依依,宋旗迎风招展,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当落日的余光漫过古城墙时,我们也从古浮桥的另一端回到了起点。踩着北宋城墙的晚霞逐级而下,我回头仰望,青砖的缝隙里渗出暖黄的LED微光,恍若八百年前守城将士遗落的火把。

夜幕降临,此时宋潮不夜城华灯初上,热闹非凡。美食坊的店铺灯火通明,各种特色美食香气四溢。我们品尝了黄元米粿、石城芋饺、大余烫皮等特色小吃。街头还有宋代歌舞、杂技、戏曲等表演,演员们身着华服翩翩起舞,乐手们弹奏着古筝、琵琶,吹着笛子,他们在举手投足间尽显宋代的风雅韵味。台下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仿佛置身于繁华的大宋盛世之中。

我们沉浸在宋潮不夜城的古韵今风里,感受着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夜渐深了,我依依不舍地从城中出来,回头望去,灯光下的城楼巍然矗立,仿佛一位穿越时空的守望者,静静地注视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而我知道,这座城将永远矗立在这里,等待着下一个寻梦人的到来。

(吴燕妮 文并摄)

乐享春光
乐享春光
2025-04-04 12:38:42
“奇险”箭扣
“奇险”箭扣
2025-04-04 22:11:57
来安徽 上春山
来安徽 上春山
2025-04-06 00:23:05
服务窗
服务窗
2025-04-06 03:59:50
从歇脚点到共富驿站
从歇脚点到共富驿站
2025-04-06 07:32:30
美丽的金线兰
美丽的金线兰
2025-04-06 12:38:19
春季游古镇
春季游古镇
2025-04-06 1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