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里走来的桃花
更新于:2025-03-24 11:48:15

本文转自:安庆日报

水玉兰

春风浩荡,吹醒万物,也吹醒了桃花。桃花轻轻一笑,整个春天便被噼啪点燃。红了天空,红了大地,红了村头阡陌。桃花开放,最是热烈,一副天真烂漫不管不顾的姿态,完全不需要任何铺垫和绿叶的陪衬。仿佛一个冬季清寂而又漫长的等待,只为这几日不管不顾地恣意绽放。

一个人在郊外信马由缰,沿途遇上一二株零星的桃花,开得宁静而又热烈。她们独自在原野上,像是在等谁,又像是谁也不等的一副模样,兀自开着,美好着。我打它们身边经过,问了声好,继续向前。人到中年才发觉,遇见的美,往往比持有更令我回味。

喜爱桃花,总觉得她与其他的花不同,是有温度的,带有尘世般的气息,最是贴近人心。记得当年女儿满月,带她头次回娘家,第二天,天未亮,母亲到一公里外的郊区折来桃枝,接我们的时候,特意把它插在女儿襁褓中:“给宝宝路上带着,桃枝能够辟邪!”我望着母亲被霜露打湿的短发,又心疼又好笑,忍不住埋怨:“妈,这只是传说,何必这么辛苦。”母亲笑着说:“宝宝的事,头等大事,跑再远,妈都乐意啊!”后来母亲离世,桃花成了我心中温暖的代名词,寒冷的日子,拿出来暖一暖心绪,定一定心神。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桃花不单单是温暖的,亦是圣洁的。被掳楚国三年的息夫人,看花凝泪,三年不语。后逃离楚国,追随故国夫君拔剑自刎在桃花下,从此,那片被血浸染的桃花盛开得更加绚烂。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是开在中国大地上最古老的花,也是最经典的花。她从《诗经》绽放,一路款款走来,开到唐诗,开到宋词;从江南开到江北,开到千里北国,开在寻常百姓人家的心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桃花曾开在白居易去往大林寺的路途中;“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曾开在唐伯虎的桃花庵里;爱菊出名的陶渊明在自己精神栖居地上没有插柳种菊,而是沿岸栽满了桃花,“桃花源”成了后人心之向往的理想家园。桃花盛开,点燃一行行唐诗;桃花凋落,散落一地的宋词。桃园中流连,日暮黄昏,不舍离去。恍惚间,多少前尘往事如云烟涌来,多少怀想随心溢出。桃花树下,真是放飞心绪的好地方。唐代诗人刘希夷曾立于花下,感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林黛玉更是伤怀“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桃花似乎最懂女儿家的心事。女孩子家的心事在她面前总是无法隐藏。于是乎便有了怀春少女“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悄然心动。

听果农说,桃花的花期极其短暂,只有四五天的时间,闻之,心下惋惜。又一想,人生一世,四季轮回,况且桃花并不曾真正凋零过。唐诗作证,宋词作证,桃花始终以最美的容颜开在人们鲜活的记忆里。如同我生命里曾拥有过的几枝桃枝,穿透岁月之墙,长相伴我,暖我。

千年石窟做“针灸”
千年石窟做“针灸”
2025-04-06 11:04:32
高原上的照亮与成长
高原上的照亮与成长
2025-04-07 06:39:33
古人如何测风量雨
古人如何测风量雨
2025-04-07 08: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