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血管或肾实质性病变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是最主要的一种继发性高血压,占成人高血压的5%,占儿童高血压的60%以上。
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达10.8%,意味着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肾脏病。2012年发表的全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KD患者高血压患病率为67.3%,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且随着CKD分期增加,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加。CKD1期患者44.2%伴有高血压,CKD 5期患者91%伴有高血压。相关数据显示,肾性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治疗率较高,达90%以上,但存在的问题就是达标率很低。同时肾性高血压表现为并发症发病率高、难治性高血压比例高、对肾病和其他并发症的危害大。基于这样的现状,2017年5月中国医师协会肾内科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并发布了《中国肾性高血压管理指南2016》。
肾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1.老年
2.高盐饮食
3.肥胖
4.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5.睡眠障碍
6.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非甾体抗炎药、抗抑郁药和口服避孕药等引起
7.肾移植
肾性高血压的非药物干预:
1)低盐饮食:推荐非透析患者钠盐(氯化钠)的摄入量为5~6g/d,透析患者钠盐摄入量<5 g/d;
2)控制体重:维持健康体重 (BMI 20~24 kg/m2),目前的研究证据还不足以建议透析患者的理想体重范围,但是应避免体重过低和肥胖;
3)适当运动:推荐非透析CKD患者在心血管状况和整体可以耐受的情况下,每周运动 5次,每次至少30 min;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在透析间期可进行能耐受的运动;有条件开展血液透析过程中运动的单位,需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4)饮食多样:根据蛋白尿、肾功能、血钾、钙磷代谢等情况具体调整饮食,适当摄入蔬菜、水果,减少饱和脂肪及总脂肪摄入;
5)限制饮酒量或不饮酒;
6)戒烟:明确建议患者戒烟,提供戒烟咨询;
7)调整心理状态:如确诊心理疾病,应专科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