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第一块基石就是接纳自己!
更新于:2025-03-24 11:54:52

心理健康第一块基石就是接纳自己。你接纳不了自己,你就接纳不了别人。你就会对人对生活怨声载道,不懂尊重自己和他人。你也不会享受生活,不敢以真实的信息去示人、社交。任何时候你都带着面具与伪装。对他人也不够包容。

什么叫接纳不了自己呢,就是总是把关注点放到自己不好的地方,对自己的错处缺点耿耿于怀,不相信自己,也不爱自己。

以亲密关系举个例子,就比如有些人,从交往开始,就会执着于在伴侣面前打造完美人设,要温柔体贴,要小鸟依人,言行举止都和平时的自己大相径庭。而真实的自己,却被掩藏在深处,这就是一种不接纳自己。因为你觉得如果展露出真实,对方肯定就不喜欢自己了。而不接纳自己的人也很难接纳对方,所以你们会很快进入互相挑剔争吵的阶段。亲密关系会走入死胡同。

而这种不接纳自己的现象,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常见。比如容易听信他人,容易焦虑。看到别人比自己做的好就开始不安,觉得自己要被淘汰。爱拿自己的劣势跟别人的优势比较。很多时候也不敢展露真实的自我,过度包装自己。且非常依赖外界的名誉、物质、标签去物化自己。

而且永远对自己不满意,不断的在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今天觉得自己太胖;明天觉得自己不够白;后天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强,永远拿着放大镜在找自己的不足。

所以你们看,不接纳自己的人,活得一点都不自在。那为什么大多数人很难做到自我接纳,因为你的“假性自体”占据了太多“真性自体”的空间

真性自体是指一个人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是真实的、本色的自我。如果一个人的真性自体得到释放,那么这个人会表现得自信、坦率、积极,敢于发表真实感受和想法,也会坦然承受错误接受缺点,拥有自主性和创造力。

而假性自体指一个人为了迎合他人或适应环境而表现出的自我形象。当我们被假性自体所裹挟时,就会事事从别人的需求出发,不会轻易表露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让自己看上去更合群。面对生活的态度很消极。

而真假自体的构建,要追溯到婴儿时期。在生命初期,婴儿没有稳定的自体,他就会把与妈妈相关的经验,整合到自体里面。一个“够好的母亲”可以给予婴儿所需要的照顾和关怀,婴儿的全能感得到满足,他就能逐渐的去接纳自己,他的真性自体就会很好的发展。

而一个“不够好的母亲”会忽视婴儿的需求,对婴儿的哭闹不回应,那么婴儿好的自体感觉就会崩坏,为了应对这种痛苦,他会建立一个假性自体,去照顾和迎合妈妈。

假自体的存在可以保护真自体,让我们更加适应社会。但是如果假性自体过多,就会导致不接纳自己,感受不到真实和幸福。

另一个自我接纳程度低的原因就是,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包括上学,甚至是出了社会,家长和老师还有周围人对你包容度都很低。类似于必须考得好,赚的多他们才会夸你认可你。而其他方面的好他们选择性看不见,一味的拿着测量尺去评判你的价值,达不到他们的标准就没有好脸色。当外界的统一标准像一座高山,就给内在的自洽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阻力。这更加剧了一个人的不自我接纳。

那怎么样才能提高自我接纳的程度呢?

首先,学会对他人祛魅。不要紧盯着任何人的光环,去掉对他人的滤镜,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他的不完美。其次,要重塑自己的价值观。人真正的优点是好的人品,是好的心理状态和性格。不要执着于身外物、虚名、头衔这些。看到真实的自己,才能看懂真实的他人。看到真实的自己,接受真实的自己,包容真实的自己,爱真实的自己。这样才能看见,包容与接纳真实的他人。如此内心才能得到真正的自洽。

人因为爱而自信!
人因为爱而自信!
2025-03-25 06: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