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网友在网上发文说:
“砂糖橘能促进癌细胞生长”~
“砂糖橘不能再吃了”~
谣言什么情况?
↓↓↓
该消息说,顶级期刊《自然》(nature)一项研究发现膳食果糖会在肝脏里代谢转化成肿瘤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会 促进肿瘤的生长,水果里的果糖在滋养癌细胞。
消息中提到的《nature》论文确实存在,但是它完全歪曲了论文的原意,并且夸大了砂糖橘的危害 。
值得注意的是,这篇研究是一个动物实验,是用已经得了癌症的小鼠来做的,小鼠喂的是高果糖浆,结果发现,这些小鼠的肿瘤长得更快了。论文结论是肿瘤细胞不能直接利用果糖,因为肿瘤细胞没有表达KHK-C (果糖代谢的关键酶),但是肝脏代谢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血磷脂酰胆碱LPC),这些产物能够被肿瘤细胞吸收利用,进而促进肿瘤的生长。所以,果糖可能会促进肿瘤细胞生长。
可是,这个研究中根本没有提到砂糖橘或者其他水果,砂糖橘完全是作者自己的歪曲演绎。它是这样演绎的——“因为高果糖浆中有大量果糖,砂糖橘也含有果糖,因此砂糖橘致癌,不能吃”。
果糖和癌症有什么关系?
我们知道肿瘤细胞的增殖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合成代谢或者细胞分裂,并且肿瘤细胞的糖酵解能力是正常细胞的20-30倍。
所以,可以说肿瘤细胞是一种超级“贪吃”的细胞,糖就是它的“饭”。
但是,研究也强调了“肿瘤细胞并非喜欢直接摄取果糖,而是需要先通过肝脏代谢转化出一些物质来间接促进肿瘤生长。”而果糖被人体吸收的量很有限,健康的人保持正常食用,是不会有问题的。
总之我们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砂糖橘不会致癌
是可以放心吃的~
好吃却不可贪嘴!
当心变身“小黄人”!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困扰着大家:有人发现,吃完砂糖橘皮肤变黄了!这是怎么回事?
导致皮肤变黄的主要原因其实是砂糖橘中富含β胡萝卜素。不过大量吃砂糖橘之后的黄和病理性的黄疸是不一样的。短期内食用太多只是会沉积在皮肤角质层和黏膜部位出现黄皮肤,但巩膜并不会变黄。
吃橘子吃出的“小黄人”通常以手心、脚底、脸上发黄为主,这种表现也被称为“胡萝卜素血症”。停止食用,经过一段时间后,加上大量喝水,这种发黄是会自然褪去的,对身体健康也没有什么影响。
不过营养医师提醒,即使不考虑皮肤发黄的问题,也并不建议大量食用砂糖橘。一方面,由于 砂糖橘甜度高,果糖含量也高,较多食用导致能量也高。另一方面,大量摄入砂糖橘对一些脾胃较弱的人群,比如孩子来说,会引起 消化不良,影响吸收。
柑橘类水果
这些人吃的时候要留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一般成年人每天的水果摄入量是200~350克,大概也就是每天1~2个橘子或者橙子。不过,以下几类人吃柑橘类水果的时候要注意!
1.肾功能异常的人
柑橘类水果中钾含量高,所以肾功能异常的朋友食用柑橘类水果要遵医嘱,以免造成血钾过高,出现危险。
2. 患有糖尿病的人
糖尿病患者建议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每天可以吃拳头大小的水果1份,也就是中等大小的橘子1个。同时建议把水果作为加餐食用,而不是正餐的一部分。
3. 有消化疾病的人
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胃溃疡等)的人,不建议食用有机酸含量较多的柑橘类水果,以免加重病情。
此外,橘子中含有大量糖分和有机酸
空腹吃橘子会刺激胃黏膜
使胃酸分泌
可能引起脾胃满闷、打嗝泛酸等
不适症状
因此,不建议空腹吃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