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是我国大多数人的主食,然而网上却流传着不少它的传说。有人说“白米饭没营养”,也有人说“米油营养价值高”,还有人觉得“糖尿病人不能吃米饭”……
这些说法是真的吗?今天让我们来逐一揭开真相,吃个明白。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流言 1:白米饭没营养
流言:白米饭没营养,是垃圾食物。
真相:该说法不正确。大米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但也含有一定蛋白质、维生素、物质等,能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能量和一定量的营养物质,并非毫无营养。
碳水化合物是三大产能营养素之一,健康成人每天摄入碳水化合物的供能占比推荐为 50%~60%。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不仅会出现低血糖症状,还会让身体产生酮体,进而导致口腔、汗液、尿液中都有这种不愉快的气味,特别是说话的时候会有明显的口臭。
美国人群的队列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还可能会影响寿命。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百分比与全因死亡率呈 U 型关联,当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百分比为 50%~55% 的时候,死亡率风险最低,而碳水化合物<40% 和碳水化合物>70% 都存在更高的死亡风险。 [ 1 ]
而每百克大米可提供 77.2 克碳水化合物,我们每天身体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大部分都是靠大米满足的。
除了碳水化合物,每百克大米还可以提供 7.9 克蛋白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天谷类食物要吃够 200~300 克,平时更建议粗细搭配着吃。如果吃 200 克大米、100 克全谷物,那么大米提供的蛋白质约为 16 克,可满足一般女性蛋白质需求量的近 30%,这贡献也不算小了。
所以,在提供营养方面,虽然大米不能面面俱到,但没它还真不行。目前我们主要是精制白米饭吃得过多,建议可以增加粗粮、杂粮,均衡搭配。
流言 2:米油营养价值高
流言:粥上的米油赛人参,多喂小孩吃米油能补充营养。
真相:这种说法不对,米油并不是很营养。
米油就是平时煮粥的时候上面浮着的一层细腻、黏稠、膏油一样的物质,含有高浓度的淀粉,其主要营养成分还是碳水化合物,也会含有部分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由于淀粉糊化程度高,所以比较好消化。
但米油的营养密度并不高,长期作为主食来喂食小宝宝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不过,有研究提到米油对缓解宝宝腹泻的效果较好,加少量盐后用于治疗急性腹泻引起的脱水效果甚佳,也可用于预防腹泻后的脱水,腹泻可导致水和电解质大量流失,米油加盐可补充电解质。 [ 2 ]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流言 3:有糖尿病,不能吃米饭
流言:糖尿病人要戒掉米饭,很多人就是吃米饭吃多了才得糖尿病的。
真相:该说法不正确。糖尿病诱发因素很多,吃米饭并不会导致直接患糖尿病。米饭也确实会升高血糖,但并非不能吃,适当吃米饭问题不大。
因为升糖问题就完全拒绝米饭,这种行为有点过犹不及了,毕竟米饭是绝大多数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糖尿病患者吃米饭的时候注意以下 4 点就好。
① 不要纯吃白米饭,最好粗细搭配。用全谷物代替 1/3~1/2 的白米,比如鹰嘴豆、白芸豆、红豆、绿豆、黑豆等食物,不仅能平稳餐后血糖,还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饱腹感更强,可更好的控制食欲。
② 煮饭不要加太多水,不要煮的时间太久。因为加水量越多、煮饭时间越长,餐后血糖越容易升高。
③ 不要长时间泡米。同样的用水量,大米浸泡好几个小时再煮比不浸泡直接煮更容易升高血糖。
④ 吃米饭的同时,搭配蔬菜和蛋白质食物。比如鹰嘴豆米饭搭配西兰花炒鸡胸肉,先吃菜后吃饭,这样的混合膳食更有助于平稳餐后血糖。
可见,患有糖尿病没必要完全拒绝米饭,搭配好也是可以放心吃的。
流言 4:吃冷米饭既减肥又健康
流言:把做好的米饭放凉会产生抗性淀粉,食物的热量会降低,吃这样的凉米饭不仅能减肥,还能更健康。
真相:相较热米饭,凉米饭的热量确实可能会有所降低,但减肥主要看全天总体热量,单靠吃凉米饭很难达到减肥效果。而且,吃凉米饭容易导致肠胃不适,不建议这样操作。
刚出锅的热米饭含有的淀粉属于快消化淀粉,在小肠里 20 分钟内可以被消化吸收,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利用。但如果把热米饭放凉,低温下便会出现“老化回生”的现象,这时候米饭中的抗性淀粉含量便会增加,抗性淀粉不会被小肠消化,不能被分解为葡萄糖供身体利用。
抗性淀粉的热量值仅为快消化淀粉的一半左右,所以,抗性淀粉的含量增加了,就会导致吃进去的米饭可吸收的热量降低,让人觉得能减肥。
但是,不建议为了减肥每天吃冷米饭,因为这会增加肠胃疾病风险,得不偿失。而且,能否减肥关键还是要看全天总热量的摄入,如果总热量居高不下,吃冰镇米饭也没用。
流言 5:煮粥加碱营养又好吃
流言:煮粥的时候放一些小苏打,这样煮出来的粥既营养又好吃,还能缩短煮粥时间。
真相:该说法不准确。煮粥放小苏打,反而会破坏营养。
煮粥加碱一方面可加速谷物中淀粉的溶解,提高谷类食物在煮制时的成熟速度;另一方面谷物淀粉中含有一定量的磷酸,主要以酯键与支链淀粉结合被吸收在淀粉上,磷酸的未酯化的羟基可以被阳离子(Ca2+、Mg2+、K+、Na+)中和,而使谷类淀粉的风味、膨胀性、溶解性、胶体性、导电性发生改变,从而增加了粥的粘性和光滑度,提高粥的口感,改善粥的风味。 [ 3 ]
但是煮粥加碱会对粥中的营养成分产生破坏,特别是会增加 B 族维生素的流失,比如泛酸会损失 90% 以上。
所以,为了能摄入更多的营养,煮粥最好别加碱。
总结
大米是餐桌上的重要角色,也是大部分人饱腹的关键。即使没有锦上添花的烹调方式,也仍然让人欲罢不能。希望大家不要被流言左右,一定要健康吃米,粗细搭配。
参考文献
[ 2 ] 杨军红 , 司萍 , 田曦 , 李萍 , 陈颖新 , 林莹 , 赵文卓 , 安冬 . 米油抑菌及吸附内毒素作用的实验研究 [ J ] .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5,22 ( 02 ) :116-118.DOI:10.16151/j.1007-810x.2015.02.015.
[ 3 ] 白凤翎 , 刘岩 . 煮粥加碱对其营养素的影响 [ J ] .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3 ( 12 ) :54-55.
策划制作
作者丨薛庆鑫 注册营养师
审核|阮光锋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陈然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 副研究馆员(科学传播)/ 高级工程师
责编丨钟艳平
审校丨徐来 林林
近期热文推荐:
1. 用 OK 镜防控近视是智商税吗?
2. 吃“光敏性食物”会更容易变黑吗?
3. 绝经真的越晚越好?广为流传的 6 个女性健康谣言,看看你知道几个?
4. 超市里卖的娃哈哈纯净水,真的可以做实验御用水吗
5. 吃隔夜饭、隔夜菜会致癌?到底还能不能吃?一文说清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