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为了更好的讲述文章内容,人物情节为虚构
张大爷今年68岁,前些日子感到浑身乏力,吃不好睡不香,起初他并没放在心上,直到闺女无意中发现他脖子后侧长了一大片褐色的斑块,连忙陪老父亲去了医院。
医生仔细检查了张大爷脖子上的异常,又翻看了他的化验单,脸色逐渐凝重起来。“张先生,从您脖子上的色素沉着和血糖化验结果来看,您有很大概率已经患上了糖尿病。”
原来,脖子上莫名的色素沉着,竟是糖尿病在向张大爷发出“警告信号”!可惜他没能及早留意到这个信号。
生活中,像张大爷这样被糖尿病“偷袭”的例子并不少见。糖尿病有“沉默的杀手”之称,早期症状隐蔽,容易被人忽视。大家的身体往往会通过一些细微的变化,来提示糖尿病的到来。
脖子和腋窝,就是最容易出现糖尿病警讯的部位。那么,它们到底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健康密码?
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代谢紊乱,血糖水平异常升高。高浓度的血糖会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对皮肤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损伤。
58岁的王女士就深受其扰。自从确诊糖尿病以来,她发现自己的皮肤越来越干燥,特别是脖子上的皮肤,摸上去毛糙糙的,还出现了细小的皱纹。
家住上海的刘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的糖尿病病史长达10年,近两年来,脖子后侧莫名长出了一片褐色的斑块,奇痒无比,抓挠后还会脱屑。医生告诉他,这是糖尿病色素沉着,是皮肤慢性炎症所致。
糖尿病还会引起微血管病变,削弱皮肤的血液供应,使皮肤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极易被细菌侵袭,产生感染。
家住北京的李阿姨就差点因此丧命。由于糖尿病控制不佳,她的腋窝皮肤抵抗力大幅下降,一次偶然的细菌感染竟引发了败血症,险些送命。所幸抢救及时,最终保住了性命。
脖子、腋窝等处的黑棘皮病,表现为皮肤发黑变厚,表面粗糙如树皮,多发生在糖尿病控制欠佳者。脖子后侧、腋窝等部位的色素沉着,呈现为边界清楚的褐色斑块,可伴有瘙痒脱屑。
皮肤干燥、瘙痒,皮肤张力和弹性下降,出现细纹和皱纹。皮肤反复感染,如腋窝、颈部的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糖尿病足,即足部皮肤溃疡坏死,若感染严重甚至导致截肢。
糖尿病引发的皮肤问题复杂多样,但千变万化,都源于长期高血糖的“祸根”。
糖尿病黑棘皮病和色素沉着,常常是糖尿病患者求诊的“导火索”。一旦脖子、腋窝等特殊部位出现上述异常改变,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排查糖尿病的可能。
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是每一个糖尿病患者的必修课。对已经出现皮肤病变的患者而言,在全身控糖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局部的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适时使用保湿剂,避免搔抓造成皮肤破损,定期复查皮损变化,必要时使用外用药物,都是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总之,糖尿病虽然“善变”,但掌握其发病机制,大家就能趋吉避凶。
脖子是身体的“门面”所在,也是糖尿病发出警示的重要区域。在众多糖尿病引发的皮肤问题中,发生在脖子上的黑棘皮病和色素沉着尤为常见,也最易被患者忽视。
糖尿病黑棘皮病,学名为黑色丘疹性皮肤病,顾名思义,它会在皮肤上产生黑色的粗糙斑块,形似树皮。这些斑块通常出现在脖子后侧,也可蔓延至颈侧、腋下等处。
家住广州的林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烦恼。今年52岁的他有近10年的“糖龄”,血糖控制一直不理想。3个月前,他发现自己脖子后面长出了一片黑色的斑块,摸上去粗糙不平。
起初以为是皮肤老化所致,也没太在意。直到最近斑块越来越多,甚至开始发痒,他才意识到事态严重,连忙去医院就诊。
医生告诉林先生,他脖子上的异常正是典型的糖尿病黑棘皮病表现。糖尿病引起胰岛素抵抗,使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升高,刺激皮肤的角质形成细胞和黑色素细胞增生,导致皮肤角化过度和色素沉着,从而形成黑棘皮病。
除了黑棘皮病,脖子后侧及两侧出现褐色斑块也是糖尿病常见的皮肤征兆,医学上称之为糖尿病色素沉着。
45岁的吴女士就发现自己脖子后面莫名其妙地长出了一大片褐色斑块,不明所以。去医院一检查,血糖高达13.8mmol/L,糖化血红蛋白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1%,远远超出正常水平。
吴女士大吃一惊,自己明明没有明显的口渴、多饮等症状,怎么会是糖尿病呢?
主治医师告诉她,糖尿病有“隐形杀手”之称,早期症状不明显,但身体却会发出一些细微的信号,提醒大家警惕糖尿病。而脖子上的褐色斑块,正是这样一个警示标志。
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晓梅介绍,糖尿病色素沉着的发病机制与黑棘皮病类似,都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升高有关。
只不过黑棘皮病以皮肤增厚、角化为主,而糖尿病色素沉着则表现为黑色素的异常沉积。
许多糖尿病患者往往忽视了脖子的这些变化,要么将其归结于年龄增长,要么误以为是皮肤病,结果耽误了诊断和治疗,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51岁的张先生就吃了这样的亏。他脖子后面长了大片褐色斑块,自己买了不少外用药涂抹,却不见好转。
直到一次体检查出空腹血糖高达16.2mmol/L,才发现问题出在糖尿病上。但此时张先生的视网膜已经出现病变,险些失明。
脖子的黑棘皮病和色素沉着是糖尿病的外在表现,更是糖尿病控制不佳的危险信号。
一旦脖子上出现上述异常,一定要提高警惕,尽快到医院检查血糖,明确诊断。
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若出现脖子黑棘皮病或色素沉着,则提示血糖控制不达标,需要及时调整降糖方案。
还要注意局部的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摩擦和感染。必要时可使用润肤剂、角质溶解剂等外用药物,改善皮损症状。
除了脖子,腋窝也是糖尿病发出警示的“重灾区”。腋窝阴暗潮湿,皮肤脆弱,一旦血糖失控,很容易引发皮肤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黑棘皮病和腋窝感染。
糖尿病黑棘皮病会在脖子上“安营扎寨”,腋窝同样是它的“心头好”。这种皮肤病会在腋窝处产生黑色的丘疹或结节,手感粗糙,外观难看。
家住南京的陈女士就深受其扰。自打患上糖尿病,她的腋窝就长出了大量黑色丘疹,密密麻麻,像一片“草莓地”。这些丘疹影响美观,还经常发痒,让她备受煎熬。
陈女士花了不少钱去美容院做腋部护理,却不见好转。无奈之下,她只好求助于医生。医生告诉她,腋窝的黑色丘疹是糖尿病黑棘皮病的典型表现,根源在于血糖控制不佳。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升高,刺激腋窝等处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和黑色素细胞异常增生,最终形成黑色丘疹或结节。
除了影响“美丽”,糖尿病还会引发腋窝感染,危及健康。由于腋窝局部环境温暖潮湿,加之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细菌容易在此滋生繁殖,引发感染。
家住成都的刘先生就险些丧命于腋窝感染。由于糖尿病多年控制不佳,他的右侧腋窝皮肤突然红肿疼痛,触之滚烫。起初,他以为是皮下脓肿,自行买了些消炎药服用,谁知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疼痛难忍。
后来在家人的催促下,刘先生才到医院就诊。一查体温高达39.5℃,炎症指标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都大幅升高。医生诊断,他的腋窝感染已经引发了败血症,情况十分危急。所幸抢救及时,最终保住了性命。
糖尿病患者腋窝皮肤抵抗力低下,稍有破损就易导致感染。而这种感染一旦发生,往往比普通人更加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皮肤感染的发生率高达20%-30%,而腋窝感染又占皮肤感染的“半壁江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糖尿病诊治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腋窝感染患者中,约65%出现了全身感染的表现,23%发展为败血症,死亡率高达8%。
面对腋窝的糖尿病警讯,大家决不能掉以轻心。一旦腋窝出现黑色丘疹、结节,或出现发红、肿胀、疼痛等感染迹象,一定要提高警惕,尽快到医院就诊。
对腋窝黑棘皮病,关键是要控制血糖,同时注意局部皮肤的清洁护理,避免摩擦和感染。必要时可外用维A酸类药物,促进皮损恢复。
而对于腋窝感染,治疗的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当脖子、腋窝等部位出现黑棘皮病、色素沉着等糖尿病皮肤征兆时,大家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皮肤问题,实际上正是糖尿病在向大家“示警”。如果置之不理,任其发展,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随时都会“杀”个回马枪,危及健康甚至生命。
对策其实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立即就医,加强护理。
发现脖子、腋窝等部位异常后,马上到正规医院就诊,尽早确诊,及时治疗。千万别存在侥幸心理,更不要自行用药,否则耽误了诊治,后果不堪设想。
以江苏徐州的老王为例。他脖子后面长了一大片褐色斑块,自己觉得“没啥大不了”,买了点褪斑膏涂抹,结果非但没见好,斑块反而越来越多。
直到一次体检查出空腹血糖高达16.8mmol/L,才知道褐色斑块竟是糖尿病色素沉着的“杰作”。好在他随后积极就医,控制血糖,治疗皮损,才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对糖尿病皮肤问题,越早诊治效果越好。如果由其发展,皮损难以恢复,更可能酿成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
要提高警惕,尽早确诊,及时“对症下药”,千万不能心存侥幸,更不能自行用药。
在医院,医生会根据皮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糖尿病黑棘皮病,除了全身控制血糖外,局部可外用维A酸类药物,也可选择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
对于糖尿病色素沉着,可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酌情外用酒石酸、维C等药物,必要时可激光治疗。总之,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系统治疗,切忌盲目行动。
除了积极就医,“加强护理”也不能忽视。这里说的护理,既包括全身的,也包括局部的。
全身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皮肤病的关键。只有把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才能从根本上阻断糖尿病对皮肤的伤害。
局部而言,日常护理也要跟上。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摩擦和感染,是预防糖尿病皮肤问题的必修课。
要做到每天用温水清洗皮肤,必要时可用温和的皂液,皮损处避免过度摩擦,不要挤压,皮肤干燥可适当使用润肤剂,但切忌滥用刺激性药物,如果出现皮肤破损,要及时处理,避免继发感染。
还要注意饮食营养,适度运动,增强皮肤抵抗力。
饮食上要清淡少盐,多吃新鲜蔬果,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运动要科学适度,避免大强度运动引起皮肤损伤,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熬夜等不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
脖子、腋窝等部位的异常变化,往往正是糖尿病在向大家发出警告信号。
一旦发现可疑征兆,要立即就医,尽早确诊,及时治疗,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还要注意日常护理,控制血糖,保持皮肤清洁,增强皮肤抵抗力。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转发、点赞支持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