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时刻,请避免这三大不祥之举
更新于:2025-03-24 11:59:12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挑战。

如果一切都顺利,那么生活就会变得平淡无奇,失去了起伏跌宕的精彩,也无法锻炼应对困难的智慧。

但是,如何度过这些艰难时刻呢?

首先,要敢于面对困境,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经济拮据、工作不如意,债务累累;亲朋好友都无法理解你,认为你的投资是盲目的并导致了恶果;自己也感到迷茫,不明白为何梦想会突然破灭;轻视你的人增多,愿意伸出援手的人却寥寥无几;无论你做什么,似乎都不顺利......

我们最担心的是,在绝望中盲目求医,使自己陷入更深的低谷。

因此,认清现实后,必须迅速学会止损,避免做出以下三个不吉利的决定。

01

不要迷信,而要学会顺应时势。

我的家乡有句俗语:“穷人信神,富人敬神。”

同样在神明或菩萨面前供奉,不同的态度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当一个人处于贫困和逆境时,容易疑神疑鬼,希望借助外部无形的力量带来好运。

常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不是老天爷不帮忙?是不是冒犯了哪位神仙?是不是有人暗中使坏?是不是名字取错了?或者出发的日子是个不吉利的日子?

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很容易陷入迷信,这不仅耽误时间,还会让禁忌过多,使事情更加不顺。也可以理解为,是心理作用在作祟。

明代末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焦急万分。

福建籍将军蒋德璟和四川籍将军陈演主动请战,欲驱逐李自成,但崇祯因迷信“闽、蜀同风,腹中有虫”而未允。

他认为带有虫子的将军出征意味着心术不正,不可信赖。

后来,山西籍大学士李建泰出战,因为是文官领军,很快大败,自己也被俘。

从古至今,不仅是普通人迷信,一些学识渊博、地位崇高的人也迷信,古人求雨便是一例,他们宁愿求雨也不修水利设施。

 

罗曼·罗兰曾说:“当人抛弃信仰时,就可能转向迷信。”

迷信的人与迷茫的人有很多相似之处。越是迷信,就越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被各种奇异的事情困扰,无法自拔。

更可怕的是,一些迷信的人还容易被欺骗,造成更大的损失。

科学地分析自己的生活,多读书,积极行动,理解事情的因果关系,总会有所帮助。

02

避免透支未来,学会过简朴的生活。

唐太宗初登基时,为了扩大军力,决定征召所有不满十八岁但身材高大的男子入伍。

大臣魏征立即反对,指出这是短视行为。

把池塘水全部抽干捕鱼,虽然一时满载而归,但接下来这池塘就再也无法养鱼了。贪图一时之快,终将长期挨饿。

同样地,人在困境中自然渴望金钱和援助。

从金钱角度看,你可能想尽办法透支,用尽所有金融工具借款。

确实,一次性透支能拿到数千甚至数万的资金,但你将如何偿还这笔债务呢?

当你变成失信人后,就无法再获得任何贷款。即使你有机会翻身,也因缺乏本金而无力回天。

从人际关系角度看,如果你还没想好求助的具体事宜就去求人,别人的一番好心可能并不符合你的实际需要。

人情债是宝贵的,不会总有好心人无条件帮助你。

与其透支未来,不如学会过简朴的生活,尽可能减少开支。在人际关系上,认真思考谁能真正帮助你找到工作或给出最佳建议。

只要你开始工作,哪怕收入微薄,也能慢慢发现改变命运的机会。机会来临时,再适当借款,便能顺势而为。

03

避免断绝家庭关系,学会与家人共度难关。

有些人在低谷时怨恨家人不予帮助,选择独自远行甚至隐姓埋名去他乡打工。

抛弃配偶和孩子可能会让你暂时轻松,但你是否考虑过这种行为已经表明你不负责任,今后如何在社会立足?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抛弃家人的行为显示出你的人品有问题,这样的行为会被社会所不齿,将来要想得到帮助将非常困难。

三国时期,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途中有人请求上船同行。

不久,强盗追至,王朗提议抛弃新上船的人以加快逃跑速度。

华歆却表示,既然已同意让人上船,就不能半途弃之不顾。

从此,人们更加赞赏华歆的为人,他后来也成为曹魏的重要大臣。

有人评价他说:“华子鱼虽无筹略之才,但他的高尚德行赢得了众人的帮助。”

人在低谷时,正是和家人共同承担困难的时刻。这时只有家人会尽力帮助你。

主动与家人一起承担责任,寻找出路,哪怕是夫妻共同打工赚钱,收入也会有所增加。至少这样可以确保子女顺利成长,家族后继有人。

04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顺遂,总会有得有失。

那些不能打倒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落魄的人生更像是一次考验,而非生活的终点。

从高峰到低谷的过程,只要你勇敢面对,继续前行,就能攀登另一座高峰。

常言道:“穷莫失志,富莫癫狂。”

远离不吉利的事,勇往直前,总会有好转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