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伪装”的肝病,你中招了吗?
更新于:2025-03-24 12:00:14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低血糖、矮小的背后也可能是肝“作怪”

会“伪装”的肝病,你中招了吗?

  □通讯员 朱诺 金雨晨

  戴晶晶

  实习生 郭圣盈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得了乙肝就仿佛得了“绝症”,一辈子都要与乙肝为伴,无法治愈,果真如此吗?身材矮小、低血糖、肾炎,这些再常见不过的症状,背后的病因竟也可能是肝病?1周饿2天就能解决脂肪肝?……面对会“伪装”的肝病,多位医学专家给出建议。

  低血糖、肥胖症也可能是肝病

  30岁的刘女士近期因咳嗽发热在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心肌酶高于正常值,转氨酶也有轻度异常。“我很奇怪,4年前体检时也显示肝功能轻度异常,这么多年过去了,怎么情况依旧未见好转?”带着疑问,刘女士来到了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病科问诊。

  经过询问得知,刘女士在4年前发现肝功能轻度异常后,也曾多次进行复查,但让人不安的是,每次结果均显示异常。“同时,多年来我还有血糖偏低的情况,只是一直没出现过低血糖反应,也没当回事儿。”刘女士告诉记者。考虑到患者身材只有1米5,相对矮小,医院为其进行了肝脏病理和基因检测,最后诊断为糖原累积症。

  市第二医院肝病三科主任医师艾敏介绍:“糖原累积症患者因其不能合成或分解糖原,从而不仅容易出现低血糖,也会因细胞糖原蓄积影响脏器功能,出现容易疲劳、生长速度缓慢、肥胖症、凝血障碍、肾脏疾病、免疫功能下降、呼吸道异常、心脏异常、口腔溃疡、痛风等症状。”

  肾功能明显异常 问题在肝上

  无独有偶,张先生近两年来持续出现乏力腹胀的症状,当地医院检查提示肾功能明显异常,肝功能轻度异常,尿常规提示有大量蛋白尿。这两年张先生多次在肾内科就诊,但病情却未见明显好转。来到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病科经过肝脏病理检查,确诊为肝淀粉样变性。张先生很疑惑:“不是肾病吗?怎么最后是肝的问题?”

  艾敏解释:“肝淀粉样变性常伴有肝外器官受累,尤其以肾脏、心脏为多。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等肾病综合征表现,易与肾炎相混淆。当患者长期出现乏力、腹胀、纳差、双下肢水肿、体重减轻等症状,且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加重,同时伴有肝脏异常时,需引起重视,排除肝淀粉样变性的可能。”

  可见,肝病不只是表现在肝脏上,还能够以各种常见症状“伪装”,让人难以发现。对于不明原因肝病,找到隐藏在背后的病因,是明确诊断和开展治疗的关键。“利用好医院疑难肝病联合会诊平台,可以对不明原因肝功能受损、不明原因肝硬化、遗传代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血管性肝病、疑难肝脏占位等疑难肝病,综合运用多手段明确病因,不仅能够提供更优化的治疗方案,还减少了患者因不停转诊、重复检查带来的时间和金钱等的负担。”艾敏介绍。

  饿“瘦”脂肪肝并非人人适用

  刚工作没两年的小王,近期体检时发现得了脂肪肝,可自己也不胖啊,“问了一圈,发现得脂肪肝的小伙伴还不少。有人说是吃出来的,有人说是缺乏锻炼。网上一查,还有人说一周饿2天就能解决脂肪肝。”

  真相果真如此吗?市第二医院脂肪肝诊疗中心副主任郭银燕解释:“饮食确实会诱发或加剧脂肪肝。适当挨饿也就是‘5:2禁食疗法’对于预防脂肪肝,也有一定效果,还可间接预防肝硬化的发生。”

  所谓“5:2禁食疗法”,即每周5天自由进食,非连续2天为断食日,断食热量摄入限制在500-1000kcal。“有研究表明,基于饮食限制的方法如间歇性禁食、限时饮食或模拟断食饮食(FMD)可以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体重、血压和脂质积累,并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炎症。除此以外,低碳饮食、低脂饮食、间断性禁食、地中海饮食都可以减重且对代谢心血管和肝脏有益处。”但郭银燕提醒,这种“断食”方法,要分情况使用,“‘5:2禁食疗法’适合存在肥胖、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或糖尿病前期、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有助于减重、调节血糖及血脂、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还可以起到延缓衰老、改善肠道功能等作用。但不适用有低血糖、低血压等风险的人群,容易导致机体血糖下降,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出现昏迷、休克等,危及生命安全。如果是体质较弱的人群,也不建议长期进行轻断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等情况的发生。”

  郭银燕强调,大于70岁的老人、孕产妇、BMI低于18.5、肿瘤患者、未成年人等人群,尤其是贫血、低血压、易低血糖者等体质虚弱的人,以及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病、精神障碍、慢性感染疾病的中老年人,不宜贸然尝试。

  原来“乙肝”也可被临床治愈

  目前全球有超过3.25亿人感染了慢性肝炎病毒,导致每年近140万人死亡,几乎所有慢性肝病均可进展成为肝硬化,进而导致消化性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细胞癌等并发症,早防早筛、早诊早治对于患者意义重大。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朱传龙教授表示:“病毒性肝炎是最常见的肝炎,主要包括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导致的肝炎,其中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易转变为慢性,是肝硬化、肝细胞癌的重要病因之一。”

  专家介绍,病毒性肝炎主要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种类型,每一种肝炎病毒“性格各异”,都有其独特的传播途径和影响。

  针对不少人都恐慌的“乙肝”,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肝病二科主任医师常家宝介绍,乙肝目前是可以被临床治愈的,“目前已经有很多种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乙肝病毒复制,并让表面抗原(HBsAg)消失。”

  而针对预防病毒性肝炎,专家表示,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和增强个体的免疫力,积极接种疫苗,保持饮食卫生,进行安全的性行为都很重要。

抢“鲜”探访消博会
抢“鲜”探访消博会
2025-04-12 11:32:19
徐克获终身成就奖
徐克获终身成就奖
2025-04-13 04:42:28
通行量增长近五成
通行量增长近五成
2025-04-13 06: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