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柳州日报
石坡生“金” 致富不愁
——柳州中药材产业发展见闻
龙泉村种植的五指毛桃。
村民展示五指毛桃根部。
石头山上也能“生金”?有村民反映,柳江区百朋镇龙泉村山上种植了名叫五指毛桃的中药材,每亩收益达上万元。带着这样的疑问,3月18日,记者来到龙泉村一探究竟。
18日中午,记者刚走进龙泉村委,一阵香味扑鼻而来,原来是食堂工作人员在用五指毛桃煲土鸡。村委负责人韦佳华热情邀请记者品尝,鸡汤味鲜美香甜。他笑着说:“去五指毛桃种植地还有段山路,先喝碗汤补充体力。”
20多分钟后,在山石林立的山坡上,记者见到了五指毛桃,其叶子呈五指般张开,果实如无花果,根茎呈金黄色深入土里。种植户蓝召流说:“五指毛桃全身长满细毛刺,扎手,根茎部分可作为药材或食材。我家种了约60亩,按3年采收期分批种,每年能收约20亩。按亩产约1500公斤、收购价9元/公斤计算,除去成本,每亩能赚1万多元。”
龙泉村引进五指毛桃种植,还有段故事。6年前,时任龙泉村干部的韦祖雀到玉林市考察,发现晒干的五指毛桃售价高,而村里山坡上就有生长,便发动群众种植。如今,龙泉村因地制宜种了约500亩,带动60多户村民发展。韦佳华说,下一步打算扩大种植,并联合附近的镇西村散养土鸡项目,发展“土鸡+中药材”模式。
龙泉村现象只是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位于柳城县寨隆镇的柳城县中药材产业示范区,柳城广柳中药材有限公司总经理乔爱珍说:“我们每年要收购四五百吨五指毛桃根。”柳城县依托“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中药材产业,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的产业链。
鹿寨县拉沟乡也在中药材产业上发力。在拉沟乡民主村的五指毛桃育苗基地,村民潘康奇在购买种苗。他说:“五指毛桃又叫五指牛奶、南芪,适合山地、旱地生长,拉沟乡山多地少,光热足,种这个经济效益高,管理也简单。”目前,拉沟乡种植各类中药材约3万亩,还打造了鹿寨药王谷产业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据统计,2024年,我市中药材种植面积9.45万亩,同比增长5.44%;产量2.94万吨(不计林木类药材),同比增长8.85%,实现产值4.36亿元。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药材产业负责人徐剑介绍,我市地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带,光、热、降雨等气候资源丰富,通过人工栽培而形成一定规模种植的中药材有罗汉果、八角、勾藤、草珊瑚、青蒿、灵芝等。从百朋镇龙泉村种植五指毛桃,到柳城县、鹿寨县中药材产业化,我市中药材产业正蓬勃发展,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全媒体记者 张捷
黄蕊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