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开始萎缩,睡觉先知?痴呆症患者,晚上睡觉一般有这几个表现
更新于:2025-03-25 03:19:04

张阿姨最近很困扰,她发现丈夫刘大伟的行为越来越反常。原本养成规律作息的他,近两个月频繁在半夜醒来,有时候穿着睡衣就要出门,说要去钓鱼。

更让她担心的是,白天精神状态也大不如前,经常把手机放进冰箱,把拖鞋放进微波炉。

作为一名从事中医推拿30年的老中医,刘大伟曾经可是记忆力超群,能准确记住每位病人的病症和用药。

这些反常行为让张阿姨不禁怀疑:难道这是某种疾病的预兆?

事实上,睡眠障碍确实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的早期信号之一。

医学研究表明,在痴呆症状出现前3-5年,患者就可能出现睡眠问题。这是因为痴呆症会影响大脑中调控昼夜节律的区域,导致生理时钟紊乱。

王医生是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他表示痴呆症患者常见的睡眠异常包括:

1. 日夜颠倒:白天嗜睡,晚上却异常清醒。这是因为大脑中负责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神经元受损。

2. 频繁醒来:睡眠变得零碎,容易被轻微声响惊醒,难以进入深度睡眠。

3. 睡眠行为异常:可能会突然起床走动、说话、穿衣等,这种现象被称为"日落综合征"。

就在张阿姨为丈夫担忧时,她想起了邻居李奶奶的遭遇。李奶奶的老伴赵先生是位退休交响乐团指挥家,两年前也出现类似症状。

起初大家都以为是普通的老年睡眠问题,直到有一次半夜,赵先生穿着单薄的睡衣走出家门,差点在寒冷的冬夜里失温。

及时发现早期征兆极其重要。除了睡眠问题,痴呆症早期还可能出现:

1. 短期记忆减退:经常忘记最近发生的事。

2. 判断力下降:无法处理简单的数字计算。

3. 定向障碍:熟悉的路程突然会迷路。

4. 语言障碍:说话断断续续,找不到合适词语。

孙教授是知名老年病专家,他建议家属要特别关注老年人的这些变化。"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检查。早期干预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在医生建议下,张阿姨带着丈夫做了全面检查。核磁共振显示刘大伟的海马体确实出现轻微萎缩。

所幸发现及时,通过药物治疗和认知训练,现在刘大伟的症状得到了很好控制。他重新开始为病人推拿,虽然接诊量减少了,但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

住在对门的陈阿姨是位烹饪培训老师,知道这事后特意研究了适合痴呆症患者的饮食方案。

她经常给刘大伟准备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各类坚果,以及补充B族维生素的全谷物食品。科学研究表明,这些营养素对维持脑功能非常重要。

预防胜于治疗。专家建议,老年人应:

1.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2. 适度运动,增加户外活动。

3. 保持大脑活跃,多参与社交活动。

4.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5. 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营养。

郭大爷是小区的太极拳爱好者,每天清晨都会组织居民一起锻炼。

他说:"运动不仅能提高睡眠质量,还能预防认知功能衰退。现在我们这个太极团已经成了社区里的一道风景。"

张阿姨的经历提醒我们,当发现老年人出现睡眠异常时,不要简单地认为是普通的老年问题。

及时发现和干预痴呆症的早期症状,才能为患者赢得更多治疗的机会。

正如王医生所说:"痴呆不是正常衰老的必然结果,积极预防和治疗可以让老年生活质量更高。"

通过刘大伟的案例,我们看到及早干预确实能带来希望。

这不仅需要家属的细心观察,也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关爱老年人的氛围,帮助他们获得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