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敬惜一本书开始
更新于:2025-03-25 06:33:55

本文转自:黄石日报

  那天,班上有个男孩冲上讲台,眨着眼睛问我:“刘老师,能不能向您借几本人物传记?”我微笑着回答:“可以呀,不过得等放寒假才行,到时候要填写借书证哦。”

  近几年,我爱上读书,喜欢逛书店,家里的藏书渐渐多了起来。与朋友和学生交流时,话题总离不开书,自然而然,向我借书的人也多了。起初,但凡有人来借书,我都来者不拒。看到自己推荐的书受到他们喜爱,心里更是欢喜。

  然而好景不长,蒙曼的《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郭敬明的小说《悲伤逆流成河》,还有丁立梅的散文集,这些书都是有去无回。一开始,书找不到了我并不介意,但后来的借书经历,改变了我对借书这件事的态度。

  有一次,一位老师在读书会上分享金一南的《苦难辉煌》。他讲得滔滔不绝,极大地激发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于是我打电话向他借阅。

  第二天,他拿着书来到我办公室。我看到封面已用牛皮纸包好,上面写着刚劲有力的字:此书购于学习培训。他的姓名写在书的角落。他见我拿着书反复摩挲,眼中放光说道:“这本书我特别喜欢,读的时候做了很多笔记,还专门写了一篇读书笔记。”我点点头,翻开第一页,出版社处又看到他的笔迹:请珍惜阅读,不要随意折叠。他见我盯着这几个字,赶忙解释:“我每买一本书,都会写下这句话。”我有些不好意思,指着那几个字说:“这点我得向您学习,我读书时经常乱折,书还没读完,书角就皱成一团了。”

  还有一次,我借了办公室对面小妹的一本书。归还时,她随意翻开,看到夹在书缝里的瓜子壳,笑着说:“我猜你看这页书的时候,肯定在吃瓜子。”翻到另一页,她又缓缓指着上面的浅渍说:“看这儿的时候,你是不是在吃饭?”我连忙举起双手,大声保证:“我保证,下次借你书时,一定洗净双手,小心翻阅。”

  如今,有人来借书,我都会做好记录。借阅的书,我会使用书签,不折叠书页,也不会随意在上面批注。翻动书页时,我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弄皱了那一张张承载着知识与梦想的纸张。我还会挑选合适的读书地点,尽快读完,归还时尽量保持书的原貌。当然,现在我很少借阅别人的书了,我更喜欢自己买书来读,这样少了外界的约束,内心也更轻松自在些。

书香一枕入梦来
书香一枕入梦来
2025-03-24 11:49:40
为乡村而歌
为乡村而歌
2025-03-24 11:49:42
郭风的“五官开放”
郭风的“五官开放”
2025-03-24 11:49:42
外国人笔下的崂山
外国人笔下的崂山
2025-03-24 11:49:44
慢书吧|唐诗光明顶
慢书吧|唐诗光明顶
2025-03-24 11:49:44
春日食螺记
春日食螺记
2025-03-24 11:49:47
老家的竹林
老家的竹林
2025-03-24 11:49:49
压花锁春意
压花锁春意
2025-03-24 11:49:49
《簪花仕女》
《簪花仕女》
2025-03-24 11:49:49
宏村的楹联
宏村的楹联
2025-03-24 11:49:50
药王谷怀古
药王谷怀古
2025-03-24 1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