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2025重庆女子半程马拉松赛开跑,1.5万名女性跑者参赛。赛场上,备受关注的黑暗跑团(重庆站)“女子盲人马拉松战队”的6位队员也精彩亮相。在陪跑志愿者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的护航下,她们安全且成功完赛,挑战人生更多的“不可能”。
此前,新重庆-重庆日报以“女子盲人马拉松战队,无所不能”为题,报道了这支由女性视障人士和女性志愿者组成的特殊队伍,她们手牵着手,奔跑在马拉松赛道上,也攀爬在山间岩壁,驰骋在宽广的人生道路上,突破一个个“不可能”的故事,引发读者关注与动容。
完赛的双倍幸福
丈夫手捧鲜花等候
“2025重庆女子半程马拉松赛,是我们跑团女子盲人马拉松战队首次亮相,战队6位美女队员李梅、冷华梅、邓雪梅、刘红萍、雷娜、谭仁英全部安全愉悦完赛,她们是女马赛道上最亮的星。”3月24日,黑暗跑团(重庆站)负责人卢为说起前一天的盛况,仍然兴奋不已。
“我在还剩1公里的时候,实在坚持不下去了,特别想哭,但周围的志愿者、陪跑员一直给我鼓励加油,终于还是跑到终点了。”51岁的邓雪梅告诉记者。
以3小时零30秒完赛,除了喜悦,带给邓雪梅的还有感动——丈夫喻春手捧鲜艳的红玫瑰在终点等候她,庆祝她完成首个女子半程马拉松。
她回忆当时的情景称,在观众的呼喊声和掌声中,她和丈夫紧紧相拥,丈夫轻拍自己汗湿的背,衷心地为妻子高兴。
▲喻春与邓雪梅紧紧拥抱。受访者供图
喻春与邓雪梅是高中同学,结婚23年来,两人早已将“陪伴”二字刻入生命。对喻春来说,不仅全力支持妻子,更化身“专属教练”陪同指导。
如今,夫妻俩已将目光投向下半年的北京马拉松。“我们计划每月累积跑量100公里以上,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要为比赛做准备了。”喻春的话语里满是期待。他说,除了备赛,去北京还要旅游,“什么都要体验一遍,才不虚此行。”
“老将”跑出好成绩
背后是老父亲默默陪跑
队员冷华梅已是赛事的“老将”,这次的女子半程马拉松是她参加的第四次大型马拉松赛事。跑出2小时10分33秒的好成绩,她表示,享受过程,充实自己才是跑步的意义。
对于40岁的她而言,跑步已渐渐融入她的生命之中,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回忆起赛场上的情形,她说,自己感到心潮澎湃,激动又开心。漫天的加油呐喊声在飘荡,身边的脚步声由嘈杂逐渐趋向安静,每一个毛孔都在感受赛场的极致氛围。
▲“女子盲人马拉松战队”的队员亮相重庆女子半程马拉松。受访者供图
“这次陪我跑到终点的有5个志愿者,其中,2名川渝女警,她们的陪伴和鼓励让我在赛场上可以更加专注。”她说,赛场之外,还有家人的默默支持。年过六旬的老父亲几乎每天都会陪她跑七八公里,父女俩的身影在屋外的马路上拉出长长的影子,成为街头最温馨的风景。冷华梅的声音里带着笑意:“有了家人和团队的支持,我觉得自己能一直跑下去。”
问及未来目标,她不假思索:“继续跑,希望带动更多视障朋友一起跑。跑步不是和别人比快慢,而是和自己的人生较劲。”
她们用脚步证明
身体局限挡不住生命绽放
卢为介绍,“老将”练成背后,满是不容易。冷华梅家住綦江,备赛过程中,她常常开启“双城记”模式——綦江、中心城区来回跑,只为不错过团队训练。
▲冷华梅(前排右一)和陪跑志愿者周园(前排右二)。
虽然奔波,但冷华梅依旧乐此不疲:“其实之前我的心态都挺好的,只是觉得生活单调,现在,我觉得心态比更好了,身体也更健康了!”
谈及收获,有同样感受的还有邓雪梅。她表示,决心跑步之后,自己的朋友圈扩大了,增长了见识。“跑步间隙,我们盲人和志愿者会相互聊天,不光是跑步的事情,像是文学、艺术等都会聊到,真的会接触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在相处的过程中,心态也变得更加积极,感觉天地更广阔了。”
卢为表示,比赛场上,当跑团女子盲人马拉松战队一个个队员冲向终点时,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她们用脚步证明,视力的障碍阻挡不了追求梦想的决心,身体的局限挡不住生命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