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会”:何人在何地创建的
更新于:2025-03-25 10:37:12

在谈及乾隆皇帝的政绩时,少不了“十全武功”,这是指乾隆在位期间,发动的十次大规模战役,其中,就包括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

乾隆起初并不重视这次起义,当获知福建陆路、水师提督两班人马要去平叛时,他很是不屑,因为,在乾隆看来,不过就是一帮匪类上蹿下跳,能蹦跶多久。事实却是打脸的,最后,清廷派出福康安,率军六万(有说十万),多路进攻,才平定了这次起义。

据说,此次平叛花费了一千万两白银,乾隆盛期时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四千万两白银/年,就这样的打仗,国库不耗空才怪。也正是因为这次起义,乾隆惊恐地发现,居然有个秘密组织,在他眼皮子底下存活了这么多年。并且,在大臣提交的总结报告中,还提到了“天地会”。

那么,天地会和这次起义有必然联系么?

很多学者持否定答案,天地会只不过是不知不觉中卷入了这场起义之中罢了。

那么,天地会又是何人在何地创建的呢?

说法各异。

有关创立地点有两个:

一、福建漳州高溪庙、观音亭。

证据:一副对联。

地镇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

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

这不是书中的暗号吗?

二、福建漳州和平县高隐寺。

证据:印章、宝剑、神像、壁龛以及会薄(秘籍)等文物,还有多处遗址。

尤其要提一下会薄所记的内容,高仙寺(关帝庙)就是当年天地会五祖逃难结义之地,而高隐寺是天地会英雄聚集地(有点水浒中忠义堂的意思),这些英雄从高隐寺出发,分赴各地发展天地会。

这个说法倒是和某些历史资料吻合。

话说,康熙初年,西南叛乱,清兵征剿无果,正在清廷犯难之际,莆田少林寺武僧挺身而出,成功地击退了敌军,且事后拒绝了朝廷封赏。少林寺武僧这番不屑功名的态度,被某些人解读后居然认为:这帮和尚有“贰心”,康熙也认同这个观点。

结果就是:莆田少林寺遭了大难,毁于大火,只有五个武僧逃出,他们为了报仇,开始广结天下有识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