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有过自己的观察“我见过太多的人就像火箭般升上云霄,因为他们除了工作之外别无其他兴趣,但他们一旦下落,也像火箭烧光了助推器一样快”。因为,能为公司作出最大贡献的人一定是一个成熟的人,可是如果一个人除了工作之外无人生兴趣,这样的人本身就是不成熟的表现,所以我们建议公司应多多支持员工在兴趣爱好上多花时间。
1、如果能够完全在不同的领域获得成功,这会增强其自信心。在接受新任务时更有尝试的意愿;
2、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放松,缓解精神高度集中在工作所带来的压力,以及职业疲倦期;
3、最大的突破往往不是来自行业内部,而是将来某一领域的真知灼见运用到不为人知的另一行业中,至少您在参加兴趣团体中可以感受到非营利机构使命的强大影响力、有效运用董事会的功能以及最重要的激励,这些都能让您重新思考现有的工作方式。
对公司来说是如此,对个人亦如是,一个人的兴趣越广泛,他拥有的快乐机会就越多,而受命运之神操纵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因为即使失去了某一种兴趣,或者失去了一份工作的机会,他仍然可以转向另一种,兴趣就是生命的寄托,能令我们的岁月充实圆满,世界向他呈现出万千姿态。原来一维的生活方式,因为兴趣的到来而变得多维起来。早在1952年,以一篇未发表的毕业典礼演讲稿为基础,德鲁克给《财富》杂志撰写了一篇题为《怎样做员工》的文章,1977年,这篇文章被收录在《人与绩效》中,这篇文章除了提出大量易于接受的宝贵的职业建议之外,在最后一节,德鲁克谈到了外部兴趣,那就是:作为员工,你有必要在工作之外展开有意义的人生。
“我说的是,找一件你真正有兴趣的事情,就算成不了大师,至少也做一名业余的高手。 这件事可以是植物学、研究你们县的历史、室内乐演奏、造家具、种植圣诞树,或者其他形形色色的事情。 关键是,在我们这个‘员工社会’,拥有工作之外的兴趣,认真对待它,这很重要。 ” 也许你曾因为觉得没有时间而将某个兴趣搁置一旁,这真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情。 但是我们在任何时间做这件事情都不晚,在工作以外追求兴趣的发挥,能让你在单调的朝九晚五日常工作中取得平衡。 这样的项目不仅能激励你,甚至也能在你的工作中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正面溢出效应,并且让你得到精力和灵感来进行“工作塑造”,或者再次投入你在工作中真正喜爱的那些部分。
在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培养兴趣也是一个非常棒的替代选择,如果能够完全在不同的领域获得成功,会增强你的自信心。在接受新任务时也更有尝试的意愿。而且在和自己的兴趣在一起的时候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放松,缓解精神高度集中在工作所带来的压力以及职业疲倦期。而最大的价值在于,将来自某一种行业中的真知灼见运用到不为人知的另一行业中而产生的美第奇效应,这些都能让您重新思考未来的生活方式。
一位软件设计师告诉我说,他是崔佛.胡斯比(《钓鱼百科全书》作者)的忠实拥趸,每周都会拿出一定的时间专门用来钓鱼,或者是每次遇到困境时,或者是工作遇到瓶颈时,他都会去钓鱼,远离城市的喧嚣,独享一方宁静,坐在蓝天白云之下,挥杆于青山绿水之间,很多的问题都会找到新的思路和,他的梦想钓遍五大洲四大洋,然后写一本关于钓遍全球的书。
所以,我们应该谈的不是工作与人生的平衡,而是让工作成为自己人生更上层楼的台阶,德鲁克在《21世纪管理挑战》第六章“自我管理”一节中写道:“自我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在事业早期发展个人的第二兴趣。”同时,德鲁克将“正式兴趣”和“业余爱好”加以区分,认为不应只局限于对外部某些方面的兴趣,还应该涉及诸如第二职业或者并行不悖的事业,志愿服务或者参加社会创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