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宝宝入睡的三大误区:这些看似贴心的习惯可能正悄悄破坏他们的睡眠质量
更新于:2025-03-25 11:44:29

宝宝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睡眠,然而许多初为人母的妈妈在哄宝宝入睡时往往会陷入一些误区。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呢?

宝宝看起来已经醒了,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当发现宝宝的眼睛在不停地眨动,你可能会误以为他们已经醒来。小玲就是一位初次担任母亲的女性,最近因为未能妥善照顾好宝宝被婆婆责怪,内心深感委屈。

原来每当小玲看到宝宝似乎迷迷糊糊地眨眼睛时,就会立刻抱起宝宝,陪伴他玩耍。

然而有一天,婆婆发现了这一行为并及时阻止了她,责备道:“如果宝宝还没有完全睡醒,为何要叫醒他们呢?”听到婆婆的指责,小玲感到无比委屈:宝宝明明已经“醒来”了,怎么就认为他没醒呢?

相信很多妈妈在照顾宝宝时都会面临相似的情况:为什么宝宝已经在眨眼,却还被认为是未醒状态?为什么宝宝看起来很活跃,却被告知他们已经困了需要休息?

实际上,许多初次为人父母的家长在哄孩子入睡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惑,并无意间走入了一些常见的误区,特别是以下三个误区让许多家长感到困惑。

哄宝宝睡觉的3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宝宝仍然很活跃兴奋,无需哄睡

与成年人不同,宝宝在疲倦时的表现常常是变得更加兴奋。

即便眼皮沉重到几乎无法睁开,宝宝们仍然能够表现出极大的活力。

当宝宝开始感到疲劳时,除了兴奋的状态外,还可能出现揉眼睛、抓鼻子、拉耳朵、打哈欠以及头部摇晃等行为。有时,疲倦的宝宝眼神会显得空洞无神。

一旦宝妈注意到宝宝展现出这些明显的疲倦信号,应迅速采取行动帮助宝宝进入睡眠状态,例如将他们带到一个安静的房间,为他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误区二:宝宝困了会自己入睡,无需哄着

由于宝宝的睡眠系统还未完全成熟,因此很难独自安稳入睡。在感到疲倦时,宝宝通常会表现出烦躁、哭闹和不安的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宝妈需要及时安慰宝宝,帮助他们入眠,而不是仅仅等待宝宝自行入睡。通过正确的引导,宝妈才能有效地帮助宝宝逐渐学会自我安抚入睡的能力。

误区三:看到宝宝睁眼,便以为他们已经醒了

很多宝妈在发现正在睡眠中的宝宝微微睁开眼睛时,便误认为宝宝已经醒来,而实际上宝宝可能仍处于睡眠状态。

宝宝的睡眠周期包括深度睡眠和浅睡眠的交替,在浅睡眠期间,宝宝的眼睛有时会半开半闭,表现为频繁眨动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宝妈不应立即抱起或唤醒宝宝,以避免打扰他们的睡眠和减少睡眠时间。

宝妈可以通过轻轻将手放在宝宝身上,给予他们一种被包裹的安全感,帮助宝宝顺利过渡到深度睡眠阶段。

额外建议

如果观察到宝宝自然醒来且没有哭闹,宝妈可以先不急于抱起他们,而是给宝宝一些独处的时间,让他们自己玩耍和思考。

这不仅有利于大脑发展,还能有效培养宝宝的专注力,益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