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传统认知里,老年人想要健康长寿,就得早睡早起、规律锻炼、积极社交,把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可你知道吗?最近的研究却提出了一个新奇观点:老年人在某些方面越 “懒”,反而越健康。这听起来是不是和我们以往的观念大相径庭?别急,今天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一、午后小憩的惬意时光
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沙发上。李大爷像往常一样,慢悠悠地走到沙发前,躺了下来,准备开启他的午睡时光。只见他拉上遮光窗帘,房间里瞬间暗了下来,他惬意地闭上眼睛,不一会儿,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可别小瞧这看似普通的午睡,它对老年人的健康有着诸多益处。研究表明,午睡能让老年人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就像给电脑重启一样,让大脑重新焕发生机,进而改善记忆力。曾经有位医学专家做过一个实验,他挑选了两组年龄相仿、身体状况相似的老年人,一组每天午睡 30 分钟左右,另一组则不午睡。一段时间后,通过认知测试发现,午睡组的老年人在记忆力、注意力等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不午睡组。
午睡还能缓解老年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想象一下,忙碌了一上午,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午睡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疲惫的心灵,让情绪变得更加稳定。不仅如此,午睡时,身体的代谢速度会减缓,血压和心率也会相应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病风险。
当然,午睡也是有讲究的。时间和频率因人而异,但一般建议在下午 1 点到 3 点之间午睡,每次不超过 30 分钟。这个时间段,人体的生物钟处于一个相对疲惫的状态,此时午睡,能更好地恢复精力,而且不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二、社交 “减法”,为心灵减负
王奶奶最近可有些烦恼,小区里的老年活动不少,可每次参加完,她都觉得特别累。原来,有些活动中的人际摩擦让她倍感压力,本想放松心情,结果却适得其反。深思熟虑后,王奶奶决定减少参加这些让她不愉快的活动。
社交活动对老年人来说,本是获得乐趣、支持和归属感的重要途径,可并不是所有社交活动都有益。有些社交场合,可能会因为意见不合、攀比等原因,给老年人带来压力、冲突和负面情绪。就像王奶奶参加的那些活动,不仅没让她开心,反而增添了烦恼。
研究表明,减少不必要或不愉快的社交活动,能降低老年人的压力水平。当压力减轻,身体的免疫系统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免疫功能得到改善。而且,心情愉悦了,情感幸福感也会随之提升。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要完全孤立自己,而是要学会筛选社交活动,选择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正能量和满足感的,比如和知心老友相聚聊天,参加兴趣相投的社团活动。
三、“数字断食”,回归生活本真
赵爷爷是个十足的 “手机迷”,每天不是刷短视频,就是看新闻资讯,眼睛常常感到酸涩,晚上也睡不好觉。在家人的建议下,他决定尝试 “数字断食”,每周选一天,把手机放在一边,远离这些科技设备。
“数字断食”,简单来说,就是限制使用手机、电脑、电视等科技设备的时间,减少对它们的依赖和干扰。如今,科技产品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老年人也不例外。但过度使用这些设备,会分散老年人的注意力。你看,赵爷爷刷手机时,常常被各种信息吸引,一会儿看这个,一会儿看那个,很难集中精力做一件事。而且,长时间盯着屏幕,对视力的损害也很大,还会打乱睡眠周期,导致失眠等问题。
而 “数字断食” 就像给生活按下了暂停键,让老年人能够更加专注于当下。在 “数字断食” 的这一天,赵爷爷可以静下心来,看看窗外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也可以和家人聊聊天,增进彼此的感情。这样不仅保护了眼睛健康,还能促进生物钟的调节,让身体的各项机能都能更好地运转。“数字断食” 不需要完全戒掉科技设备,合理安排使用时间,在使用前后进行适当的放松,就能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又不被其困扰。
四、日常轻运动,活力悄悄来
张大爷已经 70 多岁了,虽然很想锻炼,但那些高强度的运动他实在吃不消。于是,他选择了每天在小区里散步,天气好的时候,还会种种花、做做家务。没想到,坚持一段时间后,他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好了很多。
运动对老年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增强体力、柔韧性和平衡感。但不是所有老年人都能坚持严格的锻炼计划,或是参与高强度运动。这时候,像张大爷这样选择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日常运动,如散步、家务、园艺等,就是个不错的办法。
这些日常运动看似普通,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研究表明,它们可以降低老年人的死亡风险。就拿散步来说,它能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各个器官都能得到充足的养分;做家务时,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得到锻炼,比如弯腰扫地能活动腰部,擦拭家具能锻炼手臂力量;园艺活动中,挖土、浇水、修剪花草,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亲近大自然,让人心情愉悦。而且,这些日常运动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每天轻松做一点,就能让身体保持活力。
五、沉浸休闲,滋养心灵之花
刘奶奶退休后,爱上了绘画。每天下午,她都会坐在窗前,铺开画纸,拿起画笔,沉浸在绘画的世界里。在这个过程中,她会思考色彩的搭配、画面的构图,每完成一幅作品,都能让她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休闲活动,如阅读、写作、绘画、音乐等,对老年人来说,是充实生活、发挥潜能、享受兴趣的重要方式。当老年人沉浸在这些活动中时,会进行深度思考,激发创造力,表达内心情感。就像刘奶奶绘画时,她的大脑在不断运转,构思着画面,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通过画笔展现出来。
研究表明,休闲活动还能保护老年人的大脑健康,促进认知能力的提升。当我们阅读一本好书时,会跟随作者的思路,思考书中的内容,锻炼思维能力;学习音乐,能刺激大脑的听觉中枢,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而且,参与这些休闲活动,能让老年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提高生活满意度。休闲活动没有固定的规则和标准,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自由选择,尽情享受其中的快乐。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