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鞋盒也可以大有乾坤!“鞋盒里的博物馆”开启全国巡展
更新于:2025-03-25 14:03:38

"沙滩上捡到的贝壳、路边拾得的松果,都可以是你的私人博物馆。"小小鞋盒化身文化载体,串联起孩子们对博物馆和中华文明的认知与创造。    

3月23日,广东省博物馆"鞋盒里的博物馆"工作坊首次跨省落地,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为西安数十名小学生开启了一场岭南创意与十三朝古都的文明对话。

当方寸鞋盒邂逅千年古都,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粤博教育员以生活化场景切入,结合案例展示,生动解构"收藏、保护、研究、教育"的博物馆内核。当日本方便面博物馆等世界上各种奇奇妙妙的博物馆案例呈现时,有学生惊叹:"博物馆就像收纳人类奇思妙想的时光胶囊!"

远道而来的广东"小馆长"代表叶志远携获奖作品《数学博物馆》登场,点燃全场。

这位连续三届斩获"鞋盒里的博物馆"奖项的00后“小馆长”,现场分享了他的三年来的获奖作品《地铁博物馆》《机器人博物馆》和《数学博物馆》的创作历程,其中"废料重生"的创作哲学引发现场观众的赞许。

他向记者讲述自己的创作心得,博物馆就像学校一样,助力了他的成长,“我把鞋盒变成了自己的藏宝阁。装地铁,塞机器人,连数学公式都能收进去。”

叶志远和在场的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被看见的创意,让我觉得自己永远不会渺小,哪怕是用鞋盒和废料,也能搭建出打动人心的世界”。

在共创博物馆环节,同学们化身为“博物馆工作者”展开分组创作,小馆长、策展人、设计师、教育员、公共服务人员五个角色分工协作,一同来创作”博物馆”。

在同学们齐心协力之下,《秦岭四宝博物馆》《西安建筑博物馆》《陕西美食博物馆》《走进西安》等独具特色的作品纷纷诞生。

学生们融合陕西元素与现代表达:《西安建筑博物馆》用画笔勾勒再现了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建筑的造型结构,《陕西特色博物馆》以超轻黏土塑造biangbiang面、肉夹馍、羊肉泡馍等西安市井烟火气场景。这些融合奇思妙想的设计与作品,展现出青少年对博物馆和文化遗产的独特解读。

据了解,此次西安之行标志着"鞋盒里的博物馆"全国巡展正式启动,未来将联动更多博物馆构建可触式中华文明图谱。

这些满载秦风古韵的创意鞋盒博物馆,用它稚嫩却真挚的文化表达,见证着新生代正在成为博物馆叙事的新主角。

文 | 记者 何文涛 通讯员 粤博宣

图 | 广东省博物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