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 中医教你如何提高免疫力
更新于:2025-03-26 14:51:05

本文转自:呼和浩特日报

●本报记者 马妍

又到春季开学季,万物复苏。如何疏风散寒、清热解毒,从治未病方面提高自身免疫力,让孩子们在病毒面前从容不迫?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段敏,从饮食起居四个方面为各位家长进行了梳理,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段敏介绍,《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中医养生保健讲究的就是顺应时令。冬天蛰伏,活动量少,需要做到体内偏热,到了春季就要更好地清肝气、清肺气,强健脾胃,升发阳气,调达肝胆,从而达到身体的康健。

段敏介绍,想要做到春季孩子身体健康,首先要清淡饮食,预防内热。内热是感冒的根本原因,肺热会出现鼻干鼻塞,胃热表现为口干口气,肝热则是口苦目赤。俗话说,“腹中七分饱,病毒绕着跑”,中医强调不要总有饱腹感是预防内热的重要手段,应该充分摄取新鲜蔬菜,配以新鲜浆果和全谷物,并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合理搭配膳食纤维,可以帮助孩子远离病毒。

其次是饮水,那么如何正确饮水?段敏表示,补充水分可以起到预防血液黏滞达到滋阴润燥的效果,但是也应该按需喝水。中医不提倡不渴也喝水,主张顺应需求,喝水太多反而可能伤肾。人的年龄、体质、所处地理位置及气候都会影响对水的需求,比如冬季寒冷,人体所需的水自然少些;夏季炎热,人需要多喝水。同时喝水的量要因人而异,健康人可通过是否有口干舌燥、大便燥结、尿色深黄等信号来判断。比如,正常的尿液颜色应该是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深就应该补充水分,若颜色很浅就说明可能水喝多了。

段敏建议,日常可以给孩子喝富含矿物质的柠檬水,避免饮用高能量的碳酸饮品。因为碳酸饮品既不解渴,又会加重内热和血液粘稠。

除了饮食和补充水分,春季如何正确穿衣也很重要。民间素有“春捂秋冻”的古谚,但是该怎样捂呢?段敏表示,人体下半部血液循环比上半部差,易受风寒侵袭,故寒多由下而生,因此,春季穿衣应该以“下厚上薄”为原则。《千金要方》就有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的主张,既养阳又收阴。早春的时候昼夜温差大,又常受冷空气的侵袭,一定不要着急减衣,多“捂”几天有益健康。在早春从棉衣换到毛衣或者夹衣不要匆忙,要根据天气的变化,一件一件地减。此外,被褥也不应该马上减薄。

段敏还介绍,内蒙古地区在春季早晚温差大,屋里暖气热而干燥,屋外风大且冷,所以可以考虑贴身穿一件速干防风衣,外面再穿上棉衣。保证不要在屋里出汗导致腠理疏松,从而外出时引发伤风感冒。

对于疾病病因,中医认为外感邪气主要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邪,特别是对于传染性疾病可以统称为“时行疫毒”,也就是因人体正气亏虚时感受外邪而致病。那么生活中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正气呢?

段敏建议,孩子可以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良好心态、中医调理等方法提高正气。

首先,合理的饮食能够为孩子提供必要的营养,确保他们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健康。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重要营养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和低脂乳制品。同时,避免过多摄入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这些食物往往缺乏营养价值,却可能引起孩子的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其次,适量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各种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帮助孩子维持健康的体重,减少患病的风险。再次,充足的睡眠对于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在睡眠期间,孩子的身体会修复和重建组织,巩固记忆,并释放生长激素。家长应该确保孩子有一个固定的睡眠时间表,并创造一个有利于睡眠的环境。最后,中医认为,通过中药、针灸、拔罐等传统治疗方法,可以调整孩子的体质,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家长可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中医治疗方案。

引江济淮 泽被一方
引江济淮 泽被一方
2025-04-03 18:17:29
早花期牡丹已盛开
早花期牡丹已盛开
2025-04-03 20:36:35
要么听命,要么丢命
要么听命,要么丢命
2025-04-03 20:4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