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2个小时血糖多少才算正常?这个标准,你可以对比一下
更新于:2025-03-26 15:05:22

得了糖尿病,除了要控制饮食、坚持运动、积极使用降糖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监测血糖,的确,你所做的前三样,都是为了控制血糖而做出的努力,但你血糖到底控制的好不好,达标不达标,那就必须要监测血糖了。

很多糖尿病患者会用感觉来预估自己的血糖,比如感觉良好,那就是血糖控制的比较好,如果感觉不好,那就是血糖控制的不好。

其实这样来判断血糖是不准确的,因为很多患者虽然血糖很高,但是他们并没有什么症状,等到出现症状的时候,往往已经是并发症来了,而大家都知道,咱们控制血糖最重要的就是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

所以,依靠感觉来判断血糖是不科学不靠谱的,作为医生,绝对不会给患者这样的建议,我的建议是,血糖到底控制的如何,你得老老实实测血糖。

对于测血糖,很多人的观点是能少测就少测,毕竟测血糖要扎手指头,这样一天扎好几次,谁也受不了,问题来了,测血糖,一天到底要测几次呢?

一般而言,测血糖,一天最好是测四次,包括空腹测一次,三餐后2小时各测一次,大家平时喜欢监测空腹血糖,早上起来以后,测一下血糖,如果空腹血糖好了,就想当然认为一天的血糖都很好,这显然是不对的。

空腹血糖控制好的人,餐后血糖未必一定能控制的很好。

原因是,血糖的高低与饮食密切相关。

对于空腹血糖,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者最好把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内,那么餐后血糖呢,究竟要控制在什么程度呢?

正常人进食以后两个小时血糖标准应该是3.9~7.8mmol/L之间,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要想把餐后血糖控制这个范围内,往往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临床上,医生往往会制定一个相对宽松的标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可以把餐后血糖控制在7.8-10.0mmol/L之间也是可以的。

还有些糖尿病患者,年龄非常大了,比如已经超过75岁了,对于这样的糖尿病患者,标准可以更放松一点,因为年龄越大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越高,一旦出现低血糖,往往是致命的。所以对于高龄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可以放松到13.9mmol/L。

由此可见,餐后血糖到底控制在多少合适?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最后,来和糖尿病患者分析一下,究竟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

第一,餐前用药很重要

很多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控制的特别差,医生往往会开一点餐前用的药物,比如胰岛素,或者口服药,那么你就一定要遵医嘱按时用,不能说吃完饭才想起来才去用。

第二,食物种类的选择很重要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选择怎么样的食物种类,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很大,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粗细搭配,不要吃太多精米细面、油炸食物、高脂肪食物、高热量食物、浓汤等,容易升高血糖。

第三,餐后适当运动一下

糖尿病患者餐后不要马上躺下来休息,要稍微动一动,这样既有利于消化,又能稳定血糖,但记住,餐后不适合马上进行剧烈运动,运动要相对舒缓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