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频繁南下多地迎大风天气
更新于:2025-03-26 15:09:49

本文转自:合肥晚报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记者 黄垚) 25日,多地迎来大风天气,不少上班族一早出门就感到“风中凌乱”。中央气象台当天发布大风蓝色预警,25日8时至26日8时,新疆北部、内蒙古中西部、辽宁中西部、西藏北部、青海西部、河北北部、北京大部、天津大部、山东北部等地有5至6级风、阵风7至9级。

  中央气象台预计,受寒潮影响,25日至29日新疆北部及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出现大风降温,北方地区多扬沙或浮尘天气;江淮以南地区有降雨和强对流天气。

  “一般风速达到6级(10.8米/秒)以上就称为大风。产生大风的天气系统很多,如地面冷空气、气旋、台风以及中小尺度对流系统等,都能够形成大风天气过程。”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说,事实上,我国一年四季都会受到大风天气影响,春季大风还会造成较明显的沙尘天气。

  随着全球变暖,风也朝着更剧烈、更频繁的方向发展。数据显示,近地面平均风速虽呈下降趋势,但极端大风事件明显增多。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孔锋表示,全球变暖可能通过三大机制增加大风的频率和强度:温度差异驱动、强对流激发、气候系统扰动。不同区域升温速度不均,导致高低纬度间、海陆间温差扩大,气压梯度增强,促使空气流动加速。例如,北极加速升温使极地涡旋减弱,冷空气频繁南下,我国北方冬季大风频发。

  大气能量和水汽也会随升温增加,大气不稳定度上升,强对流活动更易触发雷暴大风、飑线等极端事件。同时,全球变暖干扰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等气候现象,改变大气环流格局。如拉尼娜事件期间,东亚大槽加深、蒙古气旋活跃,叠加西风带波动等因素,北方大风频率显著上升。

  “春夏一些比较活跃的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如飑线、龙卷等也会造成大风天气,影响范围虽然相对较小,但风力强度往往较高,造成的气象灾害风险较大。”陈涛说。

“小茶果”出海记
“小茶果”出海记
2025-03-25 08:21:52
兴修水利忙
兴修水利忙
2025-03-25 08:23:47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2025-03-25 08: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