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电视剧《西游记》的拍摄现场,一个年轻人正站在镜头前,他面容白皙,五官端正,眼神里透着一股儒雅的气质。他就是当年26岁的徐少华,也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唐僧”。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徐少华能成为唐僧,并不是一开始就注定的。
那时候的他,本来是去面试另一个角色的。可惜面试结果并不理想,他正准备离开,心里想着,这次机会怕是没了,谁知,命运的齿轮就在这一刻悄然转动。杨洁导演正在苦苦寻找合适的唐僧演员,第一任唐僧汪粤因为个人原因离开后,她面试了很多人,都不尽如人意。就在那天,选角团队依旧空手而归。或许是机缘巧合,徐少华正好在走廊上遇到了杨洁导演,两人四目相对的瞬间,杨洁心里闪过一个念头——这不就是她心目中的唐僧吗?
进入剧组后,徐少华很快和大家打成一片。拍戏时,他全情投入,把唐僧的善良、坚定,甚至有时候的固执演绎得恰到好处。在片场,他和六小龄童、马德华、迟重瑞等演员成了很好的朋友。拍摄过程中,意外受伤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拍唐僧被妖怪抓走的戏,他不小心从道具上摔了下来,六小龄童他们立刻冲上去把他扶起来,关切地问他有没有事。这种温暖的氛围,让徐少华对这个团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然而,现实总是充满变数。就在拍到第八集时,徐少华做出了一个让大家都意想不到的决定——他要回山东考大学。他找到杨洁导演,表达了自己想继续学业的想法。杨洁导演虽然感到遗憾,但她理解徐少华的追求,甚至为了让他安心考试,特意安排剧组加班加点拍戏,还给他批了飞机票,让他可以更快回去参加考试。最终,徐少华以高出录取分数线七十分的成绩,被山东省艺术学院录取。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徐少华,兴冲冲地回到剧组,以为可以一边拍戏一边上学。然而,问题随之而来。《西游记》的拍摄地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要去国外取景,根本没法兼顾学业和拍戏。于是,徐少华向剧组提出,希望能提高自己的片酬,以弥补他在学业上的损失。
这一提议让杨洁导演犯了难。在当时的剧组,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扮演者因为化妆繁琐,待遇相对较高,而唐僧的妆容相对简单,片酬也较低。徐少华的要求,让导演感到为难,毕竟剧组预算有限,而这样的要求在当时并不常见。两人一度僵持不下,最终,徐少华选择离开,回归校园。
这一决定,让杨洁导演颇为失望。多年后,她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当时觉得自己有些被“欺骗”的感觉。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误会也慢慢消散。毕业后的徐少华,虽然进入了娱乐圈,但始终没有再遇到像《西游记》那样的代表性角色。随着年龄增长,他的外形也发生了变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俊秀的唐僧。很多时候,他只能在影视作品中饰演一些小角色。
而另一边,《西游记》在迟重瑞的接棒下,顺利拍摄完成,并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对于徐少华来说,这或许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遗憾之一。但命运总是充满转折。多年后,他与杨洁导演重归于好,每次到北京工作,他都会去看望她,聊聊过去的点滴。当年的误会,就这样在时间的冲刷下烟消云散。
1998年,《西游记》续集补拍,徐少华再度饰演唐僧。那时的他,已经四十岁,虽然不复年轻时的俊秀,但演技更加成熟。他的台词、眼神、举止,比起当年更加自然,更加有唐僧的智慧与从容。后来,他还在多部影视作品中出演与唐僧相关的角色,比如《唐玄奘》《大唐情史》《贞观长歌》等,仿佛他的演艺生涯,注定要与这位历史上的传奇人物紧密相连。
回头再看,徐少华的故事,就像是一场充满变数的旅程。有人说,他当年如果没有选择离开,或许会成为更知名的演员;也有人说,他选择继续深造,成就了更加丰富的人生。无论如何,他的唐僧形象,已经深深刻在几代观众的记忆里,成为经典的存在。
人生的选择往往没有对错,只有不同的方向。徐少华的故事,或许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