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波动不定?糖尿病患者注意:4大原因导致,及时调整是关键!
更新于:2025-03-27 11:04:12

葡萄糖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之一,并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脏器和组织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糖分来维持其正常功能,因此血糖水平必须保持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

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通常情况下,正常的空腹血糖值应在3.9至6.1mmol/L之间,如果超过7.0mmol/L,则认为是严重超标。

人体获取血糖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肝脏中储存的糖原分解、食物中的糖分摄取以及脂肪和蛋白质的转化等。这些糖分在体内转化为能量,保障身体各系统正常运作,未消耗的糖分则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肾脏中,或转化为脂肪和蛋白质等其他营养物质进行储存。

然而,如果血糖无法维持在一个平衡状态,可能会导致高血糖、糖尿病、低血糖等一系列健康问题。那么,血糖为什么会忽高忽低呢?

1、不规律的饮食是导致血糖波动的一个主要原因。长期不控制糖分摄取、偏爱甜食、进餐时间不定、过度饮食、大量饮酒和吸烟等不仅会打乱血糖水平,还可能诱发如肝病、胃肠炎等其他健康问题。

2、生活习惯也会影响血糖稳定,例如经常熬夜。熬夜不仅对肝脏和皮肤有害,还会使人体的皮质醇水平升高,进而导致血糖升高。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熬夜后的血糖升高更为明显,因此无论多忙都应尽量早睡,以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3、运动强度过大同样会对血糖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尽管运动对血糖有稳定作用,许多糖尿病患者坚持运动,但错误地认为运动强度越大,血糖降低的效果越好。实际上,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通常每天保持约30分钟的运动,一周五次到六次,对稳定血糖非常有帮助。因为过度的运动不仅不能稳定血糖,还可能导致肌肉拉伤、胸闷乏力等其他身体损害。

4、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用药依从性不佳也是血糖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指的是没有遵循医嘱进行规律用药。一些患者发现血糖较为稳定时,可能会自行减少药量或停止用药,从而导致原本平稳的血糖再次出现波动。更糟糕的是,有些患者认为现有药量无法有效降低血糖,而擅自增加剂量,这也会造成血糖的大幅波动。控制血糖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长期的、规律的用药,并根据医生指导调整药量。

事实上,只要注意上述几点,控制血糖水平并不困难。另外,如果是其它疾病导致的血糖失衡,需要先治疗原发病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愤怒和焦虑,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也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