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装修新居时,每个决策和设计都是经过仔细考量后才作出的。然而,一旦入住,很多人会发现那些看似精心挑选的决定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尽如人意。
实际上,在新房装修中,每处的设计都应遵循“实用”原则,这样才能确保居住后的实际体验感,避免不必要的困扰。
比如,选择床具时有许多讲究。今天齐家安安就从过来人的角度分享一些经验:无论经济条件多好,选床时要避开“5不买”,这不是误导,而是前人的经验教训。
1、不买平板床
市面上的大床无论是定制还是木工定做,主要分为“平板床”和“排骨架床”。
对多数人来说,“平板床”是首选,因为看上去结实耐用。
然而,实际使用中,“排骨架床”更实用。它由一块块木板拼接而成,每块之间有缝隙,透气性极佳。
相比之下,平板床的透气性较差。床的透气性好坏直接影响到居住体验,差的透气性还可能导致床垫发霉。
2、不买隐形折叠床
隐形折叠床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适应小户型卧室,节省空间。
这种床合二为一,推上去是衣柜,放下来是床,看起来既省地方又实用。
然而,每天把床放下再收起看似简单,但长期下来会让人觉得繁琐。
每天要整理床上用品,时间一长,就会感到麻烦,而且这种床价格也不便宜,五金配件容易坏。
因此,除非卧室面积实在放不下标准尺寸的床,否则不要轻易选择这种床。
3、不买软包床
现在许多定制大床都会配软包床头,确实能提升颜值和档次感。
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软包床头很容易积灰,清理起来十分困难。
例如我家的主卧就是带软包的大床,住了半年后发现灰尘很难清理干净,不得不将软包拆除。
4、不买超2米宽的床
市场上流行的床宽度主要有1.5米和1.8米,有些业主会选择超过2米宽的床,但这毕竟是少数。
实际上,1.8米的床已经足够满足睡眠需求,即使带孩子一起睡也不太拥挤。
正常情况下,卧室放床后两边通道需要留出60至80厘米的宽度,方便走动。如果卧室本身面积不大,再选择大床会影响行动自由,感觉压抑。
两口之家其实选择1.5米的床就够用了,选择1.8米的都显得浪费。因此,购买大床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宽度。
5、不买气动杆储物床
气动杆储物床分高箱床和低箱床。这里特别指出的是气动杆低箱和软床低箱,不推荐大家购买。
这类低箱床的整体高度大约二十多公分,扣除床铺板和底板的厚度后,实际可用高度仅剩十公分左右,储物空间有限,几乎无法放置物品。
软床结构的低箱床,气动杆高度约8至10公分,储物空间也很小,基本放不了什么东西。
如果把衣物、床单等易潮物品放入这种封闭空间,由于通风不良,很容易发霉。
因此,建议大家在选择这两种床时要谨慎。如果家里东西较多,需要一个较大的储物空间,可以选择板式高箱储物床。
板式床的结构特殊,床下空间利用率高,有足够的储物空间,但建议不要存放使用频繁的物品,尽量存放换季物品。
众所周知,人的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一张舒适的床或床垫是保证优质睡眠的基础条件。
然而,有些人并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床,于是选择了并不实用的款式。实际上,我们在挑选床时,实用性和人性化是重要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