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一场激烈而酣畅的运动后,第二天却因腰酸背痛而难以起床。这种疼痛在运动后并不立即显现,而是在一两天后才开始发作。
实际上,这种疼痛被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它通常在锻炼后24小时开始出现,并在24至72小时内达到高峰。酸痛消退的时间大约需要5-7天,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运动性肌肉疲劳。
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运动后未进行充分的拉伸。有句话说:“不拉伸就后悔一生”,这足以说明拉伸在运动中的重要性。
经过长时间的运动,肌肉会变得紧张和僵硬。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拉伸,除了会出现肌肉疼痛外,还会增加肌肉疲劳和运动损伤的风险。此外,缺乏拉伸还可能影响肌肉的生长和修复,降低运动效果。
运动后拉伸的好处包括:
1.促进血液循环;
2.加速乳酸的排出,减轻肌肉疼痛感;
3.减少肌肉劳损,加快肌肉恢复;
4.降低肌肉粘连,提高身体柔韧性;
5.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紧张感;
6.更好地塑造肌肉线条;
7.提高肌肉功能,提升运动表现。
如何正确进行拉伸:
错误的拉伸方式可能比不拉伸更有害,因为它可能导致肌腱、韧带和肌纤维的过度活动,造成不稳定甚至永久性损伤。
选择合适的拉伸方式:
常见的拉伸方式包括静态拉伸和动态拉伸。
▶ 静态拉伸:这是最常见的拉伸方式,通过主动或被动地将肌肉或关节拉伸到有轻微不适感的位置,保持一定时间(通常为15~60秒)并重复几次。这种方式主要针对单一关节和肌肉群。
▶ 动态拉伸:通过控制性的弹跳或摇摆动作实现拉伸,如颈部转动、转身、踢腿等。动态拉伸涉及多个关节和肌肉群,能在短时间充分激活各部分肌肉,同时增强力量、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拉伸前需热身:
在热身或运动结束后进行拉伸,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控制拉伸力度:
拉伸时应感觉到牵拉感或轻度拉痛,如果感到明显的疼痛或刺痛应停止拉伸或降低强度。逐渐增加拉伸力度,避免突然拉伸引起的防御性收缩,以获得更好的拉伸效果。
最后要提醒的是,如果日常生活中运动后没有及时进行拉伸,或因错误的运动和拉伸引起肌肉疼痛,且症状持续两三天未见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疼药等治疗措施,不要忍受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