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里,我们可能都听过这样的悲剧:好好的一个人,突然就脑梗了,家庭瞬间被阴霾笼罩。老高,一位退休后沉浸在戏曲爱好里的老人,原本日子过得悠然自得。每天晚饭后,他就像个准时赴约的戏迷,来到小区亭子,听着那咿咿呀呀的戏曲声,跟着哼唱几句,满心欢喜。可谁能料到,这天,他正在家中练习新学的唱段,满心投入时,脑袋突然一阵眩晕,眼前一黑,整个人直挺挺地栽倒在地。巨大的声响惊动了正在厨房忙碌的老伴,她匆忙赶来,看到倒在地上的老高,瞬间慌了神,手忙脚乱地拨打了急救电话。
到了医院,经过一系列复杂又紧张的检查,老高被确诊为脑梗。好在抢救及时,他的生命保住了,可偏瘫的后遗症却如影随形,原本能自在活动的身体,如今连简单的起身、行走都成了奢望,日常生活完全离不开家人的照料。老高的遭遇,只是众多脑梗患者中的一个缩影。在中国,脑梗的发病率高得惊人,60 岁以上的老人,每三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个面临脑梗的威胁。每年,新增的脑梗患者超过 500 万,这个数字,让中国在全球脑梗发病率的榜单上 “名列前茅”,而且,这一数字是美国的 2.2 倍 。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脑梗如此 “偏爱” 中国人?有没有办法能预防呢 ?
为何中国脑梗发病远超美国
从数据上看,中国脑梗患者数量远超美国,这背后有着多方面原因。
中国人口基数大,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基础因素。大家都戏称中国人是 “地球该溜子”,因为全球每 7 个人里,差不多就有一个是中国人,占全球人口的 17.5%。这么庞大的人口数量,就像一个庞大的 “疾病样本库”,各种疾病的患病人数自然也就多了起来。要是按发病占比算,我国 500 万脑梗患者,占总人口的 0.35%,也就是每 1000 个人里,大约有 3.5 人可能得脑梗。而美国人口约 3.3 亿,每年大概有 200 万脑梗患者,发病比例约 0.6%,千人中约 6 人发病。这么一对比,单纯从发病比例来讲,我国脑梗发生率其实低于美国。但美国因脑梗死亡的比例比我们低,这就和另外两个关键因素有关了 。
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为脑梗埋下了隐患。仔细算算,咱们过上富足日子也就这二三十年的时间。许多上世纪 70 年代前出生的人,都经历过物资匮乏的贫困时代。这种经历深深烙印在饮食习惯里,现在不少家庭吃饭,顿顿都离不开肉,有的甚至很少吃清炒蔬菜。要知道,人体对脂肪的需求其实并不多,多余的脂肪得靠大量运动才能消耗掉。可现在很多人运动量不足,那些吃进去的脂肪就只能在血管里 “安营扎寨”,血液变得越来越黏稠,血管也容易被堵住,严重影响血液正常流动,脑梗的风险也就大大增加 。
医疗建设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庞大的人口数量,意味着需要海量的医疗资源。但目前,医护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一些偏远地区的患者,为了得到有效的治疗,往往要长途跋涉,辗转到大城市的大医院。而且,专业的医疗科普不够到位,很多人保健意识淡薄,连常见疾病都难以正确判断,导致病情延误,不仅加重了患者痛苦,也增加了医疗成本。另外,医疗领域存在的一些不规范现象,不仅影响医护人员提升专业水平,还可能误导患者,让患者花冤枉钱,甚至影响治疗效果,危及生命安全 。
这些疾病,是脑梗的 “导火索”
虽说个人的力量看似微小,但多了解一些正确的医疗知识,说不定就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对健康人来说,脑梗可能感觉很遥远,但要是患有以下这些疾病,可得时刻警惕脑梗 “找上门” 。
心脏病,细分下来有十几种,每一种都可能成为脑梗的 “帮凶”。就拿最常见的高血压来说,血压一高,心脏收缩压和舒张压超出正常范围,血液流动速度就会加快。当这些快速流动的血液冲进大脑,就像汹涌的潮水冲击着脆弱的河岸,会冲击脑部血管、脑膜和神经,严重影响脑部正常功能。要是血压突然大幅升高,脑梗就可能趁虚而入 。还有冠心病,它本质上是冠状动脉硬化,血管变窄甚至堵塞,心肌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心脏功能就会出现异常。长期这样,心脏动力不足,血液想要逆流向上供应到脑部就变得很困难,脑部缺血严重,危险时刻,脑梗就可能发生 。
糖尿病和高血脂也是脑梗的危险因素。前面提到,吃太多油腻食物,血液会变黏稠,脑血管容易堵塞,脑部就会因为缺血引发脑梗。糖尿病也是类似的道理,高血糖不仅让血液变得黏稠,还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加速血管硬化,进而导致血管堵塞。和偶尔的血糖、血脂升高不同,已经确诊糖尿病和高血脂的患者,身体的自我调控能力失衡,内分泌紊乱,激素代谢也不正常。脑垂体作为激素调节的 “指挥中心”,一旦受到影响出现异常,脑功能也会跟着受牵连,这也可能诱发脑梗 。
肝肾虽说和大脑在身体里位置相隔较远,但它们通过血液流动,也能对脑部功能产生影响。肝肾是身体里负责分解、合成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蛋白质、脂肪、糖类这些营养物质,都要在肝脏里经过一系列转化,才能被身体有效利用。血液里的垃圾,也要先经过肝脏解毒,再运到肾脏变成尿液排出体外。可以说,肝肾就像是血液的 “净化器”,只有肝肾健康,血液才能保持 “干净”“轻盈”。要是肝肾功能受损,营养物质无法正常转化利用,毒素还会在血液里堆积。比如肝硬化患者,解酒能力很差,喝酒后,酒精不仅会加速血液流动,还会麻痹脑神经,这种情况下,发生脑梗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
留意这些预兆,或许能提前察觉脑梗
知道了哪些人容易得脑梗,那脑梗来临前,有没有什么预兆呢?真遇到有人突发脑梗,又该怎么急救?国际上有个 “FAST” 口诀,能帮我们快速判断是不是急性缺血性脑梗 。
“F” 指的是脸(face),主要观察脸部肌肉的控制情况,看有没有面瘫症状,像眼睑下垂、鼻子歪斜、面部肌肉不受控制等。“A” 代表手臂(arm),让患者双手平举到一定高度,保持一会儿。要是脑部缺血,单侧或双侧手臂可能会突然失去控制,无法正常抬起。“S” 是说话(speech),检查患者的交流能力,看能不能正常回答问题、表达是否连贯、能不能说完整的长句子。要是语言表达出现异常,那脑部可能就有问题了。“T” 是时间(time),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上面一种或多种情况,得赶紧送医院检查治疗,时间就是大脑,早一分钟治疗,就多一分康复的希望 。
在急性脑梗发作前,如果脑血管已经开始堵塞,导致供血、供氧不足,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看东西会突然模糊不清,还会不停地打哈欠,手脚也会无缘无故地发麻,有的人会变得嗜睡、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要是身边有人突然脑梗发作,别慌张。首先,要调整患者的体位,让他尽量平躺着,同时迅速清理口中的杂物。如果是假牙、食物残渣等固体异物,可以小心地用手取出来;要是液体,就把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利用重力让液体自然流出。就算口中没有东西,也要把头偏向一边,防止舌头后坠堵住气管,再解开患者的衣领,保证呼吸顺畅,让身体能正常获得氧气。在等待医护人员的过程中,要时刻留意患者的情况,看有没有抽搐、手脚蜷缩、乱踢乱踹等表现,等医护人员来了,及时告知这些情况 。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