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温州都市报
衙门是古代官署的一种俗称,就是官吏办公、办事的地方。其实“衙门”最初是军事用语,是用来称谓军旅营门的。因此,营门被称为“牙门”。
衙门原为“牙门”。古代常用猛兽锋利的牙齿象征武力,军营门外常常放有猛兽的爪、牙。后来为了方便,就用木刻的大型兽牙代替真的猛兽牙齿,还在营中的旗杆顶端装饰兽牙,悬挂的也是齿形的牙旗。
大约到了唐代,“牙门”逐渐被移用于官府,“牙门”也被误传为“衙门”。唐人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音稍讹变,转而为‘衙’也。”衙门一词广泛流行开来。宋以后,“衙门”就彻底取代“牙门”,成为官署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