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时茂、陈佩斯近况出人意料,一人家财万贯,一人因病和妻子分居
更新于:2025-04-02 03:56:59

朱时茂和陈佩斯搭档的小品,是央视春晚上最早的语言类节目。

他们俩的作品,几乎是和央视春晚同期出道,因此在当年观众心中,朱时茂和陈佩斯有着很高的群众呼声。

黄金搭档 一辈子的缘分

朱时茂和陈佩斯的搭档是非常偶然的,但这或许就是命运的安排。

1983年,央视春晚播出第一年,那时候的朱时茂和陈佩斯谁都不认识谁。

朱时茂和陈佩斯,当时都是北京八一制片厂的小演员,但各自都有自己的专业强项。

陈佩斯因为形象问题一直没有太好的发展,朱时茂虽然形象略胜一筹,但是事业也是不温不火。

央视春晚播出后反响很好,1984年朱、陈二人所在的电影厂,就拿到了这一年春晚的演出任务。

厂里要求按部门上报节目,朱、陈二人自然也在任务之列。

1983年,央视春晚的节目都是录制的,其内容形式也基本上是唱歌、跳舞或者朗诵,这是受到当时时代的影响以及硬件设施的限制。

朱、陈二人想要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当然要有更好的创意,商量一番后他俩就决定演小品。

这就是,1984年央视春晚的小品《吃面条》。

没想到这个小品的播出,不仅给央视春晚舞台打开新世纪的大门,更让朱、陈二人的事业走进了新纪元。

朱、陈二人被全国人民所喜爱,更让全国的省市电视台纷纷发来邀请。

除了之后每年在春晚上露脸外,朱、陈二人还要忙着到全国各地参加演出。

另外,两人的演艺事业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朱时茂从1984年之后几乎是脚不沾地,时常穿梭在各个影视剧组,有时候同时要拍好几部戏。

朱时茂和陈佩斯搭档之前,自己就已经出演了《牧马人》,在1984年之后更是声名大噪。

但陈佩斯却因为在全国人民面前露了脸,被导演剧组记住了他的喜剧形象,在那之后陈佩斯出演了“二子儿”系列影视作品。

像《父与子》、《傻冒经理》、《二子开店》等都是同时期的影视作品,一时间,这两人承载了全国人民所有的笑点。

朱时茂和陈佩斯的状态则是,两个人会用大半年的时间为春晚节目做准备,然而其余时间就都各忙各的互不打扰。

但是因为总有共同的事业牵绊着,两个人即便不见面也始终有联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告别央视舞台。

做个干净的“老艺人”

1999年,在朱、陈二人和央视决裂事件发生的时候,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此时的事件上面。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件事的缘起已经长达十年之久。

上面提到,陈佩斯和朱时茂在参加完1984年春晚后就红起来的事实,1988年,陈佩斯受邀参加湖南卫视的一档节目录制。

因为当时的节目是商业性的,现场观众是买了票进场的,但是即将上台表演的陈佩斯,却发现现场有电视台的录像机。

然而,这是在演出前的合约里,陈佩斯和主办方明确定下来不允许的合约内容。

陈佩斯那次拒绝上台演出,此后舆论风向突变。

所有人都以为陈佩斯耍大牌闹脾气,但没人知道其中的原因,陈佩斯也从未主动说明。

直到后来杨澜采访陈佩斯时,才将这段陈年旧事重提。

但彼时的陈、朱二人已经结束了和央视的侵权案件,也离开了待了十年之久的央视舞台。

从1999年之后央视的舞台上,就再没出现过这两个人的身影。

培养接班人

朱时茂和陈佩斯同年同岁,如今都已经是年逾花甲的老人。

曾经种种辛酸往事都早已尘埃落定,对于这二人来说,现在都进入了该培养接班人的时刻。

朱时茂年轻时有接近十年的时间,过着和妻儿异国两地的生活,分开的原因主要是朱时茂的独子朱青阳的身体情况。

现如今,这位九零后也已经成为优秀的电影人,不仅是优秀的电影演员,同时还身兼制作人的重任。

朱青阳从国外回来后,积极投身于国内的影视创作,如今已经有多部作品问世。

值得一提的是,朱青阳从国外回来后,将二人所创作的《吃面条》,重新加工二次创作,让他们重新和观众见面。

时隔三十六年的经典节目,仿佛是新、老两代艺术的接力。

此时的朱时茂也意识到,或许当年自己未能完成的艺术生涯,未来将由儿子继续走下去。

陈佩斯和朱时茂相比,更增添了生活气息,不演小品的陈佩斯,常年活跃在话剧舞台上。

并且在儿子陈大愚成长起来后,决定带着儿子为话剧事业贡献自己力量。

话剧舞台是磨砺演员的地方,任何想投机取巧,希望一夜爆红的想法在这里都无处落脚。

或许在陈佩斯心里,也希望陈大愚能舍弃单纯追求“红”“出名”的心,而真正把演员当成是艺术去对待。

陈大愚也一直在陈佩斯的培养下,一直在践行一位演员该完成的使命。

能够和父亲同时在一个领域内完成共同的事业,这或许也是一种别样的父子之情。

朱时茂和陈佩斯在演艺道路上,曾经贡献了很多艺术瑰宝,但这二人,始终没有任何国家级的荣誉和头衔。

陈佩斯平时更多地就像个寻常的老头儿,陪伴家人、子孙,但他吊儿郎当的样子唯独在面对艺术时,却显示着异常的执着和偏执。

在二人心里总想将最干净、宝贵的部分,留给电影、话剧以及观众们,至于红不红他们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