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说朱元璋为何定国号为“明”,一些历史小说中写道:朱元璋和明教有关联,后来也有历史学家证实了这一点。
明教其实在唐朝时期,就已经传入了中国,由波斯人创立。
由于,明教崇拜的是“光明”,相信只要一旦“明王”出世,不仅大家都会有好日子过,连世界都会发生大的变化。所以,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很是相信这种说法。明教虽然传入中国有几百年了,但百姓的生活总体来说还算过得去,除了战争、疾病不可避免外。直到元朝,汉族人被排在了末等,等于是被他人踩在了脚底。这时,明教的传播速度急剧加快。
汉人已经受够了被欺负、被剥削,只差一个爆发的时机了。公元1351年(至正十年),元朝政府征了15万民夫修黄河。于是,韩山童和刘福通等人,就利用这个机会,在准备被治理的河道里,埋下了一个独眼石人。石人上刻着十四个大字:“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另外,韩山童等人还暗中散布谶语,意思当然也暗合这十四个大字。
此言一出,自然很快就传开了。
于是,就像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次起义一样,石人被挖出来后大家觉得造反有了理由,同年韩山童在颍州发动起义,自称是宋徽宗八世孙。但不久兵败被俘,遭到了杀害,儿子韩林儿被刘福通立为了小明王。同年底,亳州失守,退驻安丰(今安徽寿县)。龙凤四年(1358年,元至正十八年)五月,移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八月,复居安丰。
龙凤九年(136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安丰受张士诚部将吕珍围攻,朱元璋势力强大,让廖永忠迎小明王到滁州(今属安徽),左右侍从尽为朱元璋撤换。但不幸的是,途中船沉,韩林儿被朱元璋部将廖永忠溺死于瓜洲(今江苏扬州南)江中。因此,为了表明自己的正统身份,是真正的“明王”降世,朱元璋才继承了“明”这一国号。
后来,“大明”虽然被“大清”取代了,但满人总觉得朱家人还会来和他们争夺江山。于是,用尽了各种办法以淡化明朝的影响,也包括“明”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