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夸越崩溃,你夸对了吗?
更新于:2025-04-04 21:21:06

你知道吗?夸孩子还大有学问,夸不好效果适得其反,孩子越来越提不起劲。要真诚又不刻意地夸到点儿上,夸得孩子爱听,动力满满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得要下一番苦功夫。毕竟,“夸孩子”这件事,零成本,效果又奇佳,性价比这么高的事儿,咱们可真得学会啊!

孩子没夸在点子上,效果适得其反

我们经常习惯性夸孩子:“你真聪明”“宝宝太厉害了”,孩子们得到了表扬,心里美滋滋的。但问题也来了,一旦没有被夸,孩子就会不高兴。甚至没有做好,也不愿意接受现实。其实,没有目标,夸不到点儿的夸,有时还不如不夸。类似的,还有很多“夸不到点上”的表扬和鼓励,听上去不仅敷衍,更让孩子一眼识破父母的“套路”。它们都长啥样呢,列举几个看看大家曾经中招了多少:

一、只表扬孩子聪明而不是鼓励

现在很多家长都已经转变了观念,知道要通过夸奖的方式来鼓励孩子,经常会表扬孩子“你真聪明”“你真是太棒了”,时间久了,发现孩子越夸反而越经不起挫折。一点点失败就会让孩子无法面对,根本输不起、不敢接受挑战。因为他觉得,我的聪明是天生的,我天生就很厉害,我是因为聪明才被夸奖的,我要做的就是避免挑战,避免做那些让我看起来不聪明的事情。

二、笼统地夸奖而不具体

夸奖孩子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夸奖得非常笼统,不够具体,比如孩子写字得有进步,家长夸“你做得真好”。对于这样的夸奖,孩子不知道自己被表扬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是坐姿端正还是写字态度认真,是字距大小适中还是字体优美,也不清楚自己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三、过度夸奖孩子

有的家长过于推崇鼓励教育,三句话不离夸奖,即使孩子只是完成了他应该完成的分内之事或者是轻而易举能够完成的事情,也会夸奖一番:“哇,宝贝完成今天的作业了,太棒了!”“宝贝吃完了碗里的饭,太厉害了”这样高频率的夸奖,其实反倒稀释了夸奖对于孩子的激励作用。或者让孩子为了夸奖而去做本来应该完成的事情,缺乏责任心。

四、采用和他人比较式的夸奖

家长夸奖孩子时的另外一个误区,就是进行比较式的夸奖,比如“你比XX小朋友厉害多了,很棒!”这种夸奖的方式看上去的确很容易激励孩子,但其实却有着一定的弊端。这样的夸奖让孩子的关注点变成“超过别人、赢过别人”,而不是能够完成这件事本身。长此以往,他们会变得很在乎输赢,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争个输赢、分出胜负,从而出现怕输、怕失败、好胜心过强等问题。

要怎样夸孩子,才能事半功倍呢?

1、夸孩子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变的特质

寻找孩子通过后天努力可以改变的品质并加以鼓励,这是夸奖准则中最关键的一条。将夸孩子“聪明”“基因好”,改为夸他“自律”“勇敢”等这些后天可以改善的品质,帮助孩子找到改变的方向。

2、夸孩子做得好的细节部分。

比如孩子放学回来跟你分享他的绘画作品,与其敷衍地夸一句:“画的真棒”,不如耐心听孩子分享画中有趣的故事,告诉孩子“这幅画里面表达的都是你自己的奇思妙想,妈妈非常喜欢”“你都会用近大远小的原理来表达画面中的距离感了”这样夸孩子的好处是让孩子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值得表扬,下次孩子就会再接再厉,做得更好。

3、夸孩子完成事情的过程,而不仅仅归结于他的聪明

“你太聪明了”是很多家长夸孩子惯用的万能语句。孩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孩子运动会拿了金牌,孩子能完整地背下一首古诗。很多家长就会把这一切孩子的进步归结于孩子智商高,孩子天生聪明。而不是去夸奖孩子努力的过程。如果我们鼓励和表扬的,是孩子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投入的精力、产生的想法、不被轻易打败的毅力,以及不断尝试的决心……那么就算没有通篇的溢美之词,语气也不是那么充满惊叹,孩子依然能感受到家长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哪怕家长只是陈述了孩子努力的过程,孩子也会感觉到,原来妈妈真的看到了我的努力!

看到这里,你对如何正确夸孩子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了解?想发挥鼓励的正面作用,那就不妨学起来、用起来吧,看看被夸的孩子能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

校对 庄武

玉米成长记
玉米成长记
2025-03-25 14: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