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老话生动地道出了饮食对人的重要性。不过在当下,吃饭可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吃得健康、营养,甚至吃出长寿,才是大家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而言,身体各项机能如同渐渐老旧的机器,开始走下坡路。肌肉变得松弛,头发愈发花白,骨头也脆了,记性更是常常 “开小差”。在这种情况下,饮食就得格外讲究,其中,蛋白质的摄入必须得重视起来!
蛋白质究竟是什么?打个比方,它就像是建造房子的砖头,少了它,房子就无法稳固搭建;又像是缝补衣服的针线,缺了它,衣物破损便难以修复;更像是机器运转不可或缺的润滑油,没了它,机器就会卡顿甚至罢工。我们身体的肌肉、骨骼、皮肤、头发、内脏,就连血液里的红细胞,都离不开蛋白质的参与。要是蛋白质摄入不足,身体就如同没了燃料的汽车,跑不动,提不起劲,严重时甚至连走路都摇摇晃晃。
蛋白质缺乏,身体会发出这些信号
不少老年人纳闷,自己吃得也不算少,为啥总是感觉疲惫不堪?腿脚越来越没力气,身上的肉一捏软塌塌的,这是咋回事?其实,这些问题很可能与蛋白质摄入不足有关。
首当其冲的,便是肌肉会慢慢流失。年轻时,筋骨强健,可一旦蛋白质供应不足,肌肉便开始悄然减少。老年人会明显感觉腿脚乏力,走路轻飘飘的,像踩在棉花上,稍有不慎摔一跤,就容易骨折。医学上有个术语叫 “肌少症”,指的就是肌肉减少到一定程度,对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的状况。
免疫力也会随之大打折扣。蛋白质堪称身体 “修修补补” 的主力材料,不管是伤口愈合,还是对抗病菌,都离不开它。蛋白质不足,身体的修复能力便会减弱,感冒了好几天都不见好转,伤口愈合得也比别人慢,原本的小病小痛还可能演变成大问题。
精神状态同样会变差。许多老年人常觉得容易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记性越来越差。其实,缺乏蛋白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大脑运转需要充足的营养,蛋白质摄入不足,神经递质的合成便会受到影响,脑子就容易 “死机”,情绪也容易低落,甚至可能出现抑郁倾向。
还有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头发变得稀疏。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本质上也是一种蛋白质。当蛋白质摄入不够时,头发就会变得干枯、脆弱,大把大把地脱落,整个人看起来愈发显老。
年纪大了,多吃这 6 种高蛋白食物
既然蛋白质如此重要,那吃什么才能补足呢?别着急,医生为大家推荐了 6 种高蛋白食物,尤其是老年人,吃对了,身体自然会回馈你健康。
鸡蛋:经济实惠的 “营养炸弹”
鸡蛋堪称优质蛋白界的 “扛把子”。小小一个鸡蛋,大约含有 6 克蛋白质,而且其氨基酸比例与人体所需极为接近,吸收率超高。很多老年人担心胆固醇高,对蛋黄敬而远之,其实大可不必。研究表明,健康人每天吃 1 - 2 个鸡蛋,并不会对血脂造成明显影响,反而能为身体补充必要的营养。清晨,来个水煮蛋,或是蒸一碗嫩滑的鸡蛋羹,做法简单,营养却十分丰富。
鱼肉:高蛋白且养脑
鱼肉的蛋白质含量相当可观,关键是脂肪含量低,吃了不用担心给身体增添负担。尤其是深海鱼,像三文鱼、鳕鱼、沙丁鱼,富含 Omega - 3 脂肪酸,对大脑和心血管健康益处多多。上了年纪,脑子容易 “跟不上趟”,记性变差,多吃些鱼肉,有助于保持思维敏捷,让大脑 “活力满满”。
牛奶:补钙又补蛋白
老年人常受骨质疏松困扰,而牛奶不仅含有优质蛋白,还富含钙和维生素 D,能助力骨骼保持强健。每天喝上一杯牛奶,或者来点奶制品,比如酸奶、奶酪,对身体都大有益处。要是乳糖不耐受,也可以选择低乳糖奶,或者植物奶,像豆奶,同样能补充蛋白质。
瘦牛肉:补铁又补蛋白
豆制品:植物蛋白的 “佼佼者”
豆腐、豆浆、黄豆等豆制品,堪称植物蛋白的优质代表,尤其适合不太爱吃肉的老年人。大豆蛋白易于消化吸收,还含有植物雌激素,对维持骨骼健康大有裨益,特别是更年期女性,多吃豆制品,好处多多。每天喝一杯豆浆,或是炒一道豆腐菜肴,就能轻松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坚果:小小一把,营养满满
别看坚果个头不大,蛋白质含量却不低。像杏仁、核桃、腰果、开心果,不仅富含蛋白质,还含有健康的脂肪和抗氧化物质。每天吃一小把坚果,既能补充蛋白,又能呵护心脏。不过要注意,坚果热量较高,吃多了容易长胖,每天控制在一小把的量即可。
吃对蛋白质,身体更健康
吃蛋白质可不是越多越好,关键在于吃对、吃够且均衡。身体每天所需的蛋白质,大致是体重(公斤)×1 克。比如,体重 60 公斤的人,每天大约需要 60 克蛋白质。光靠吃肉可不行,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要合理搭配,这样营养才更全面。
此外,蛋白质的吸收也不容忽视。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吃太多难以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反而会加重肠胃负担。蛋白质应分散在一日三餐中,少量多次摄入,既能提高吸收率,又不会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