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协同:“各显其智,智智与共”
更新于:2025-04-07 08:12:46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相关新闻

人机协同:“各显其智,智智与共”

◎本报记者 薛 岩

    当前,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以下简称“AI4S”)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科研范式的深刻变革。人工智能技术正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显著加速科研进程,为探索未知科学领域开辟全新路径。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办的“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50余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对科学研究的赋能作用。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陈熙霖认为,人工智能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促进技术发展的有效工具。AI4S作为一个高度交叉融合的前沿领域,可以为数理、化学、生命、材料等多个学科赋能。

    “人有人智,机有机‘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认为,人机互补是AI4S的主要特征之一,今后要争取做到人类和人工智能“各显其智,智智与共”。人工智能并非要取代科学家。AI4S的核心价值在于将人类从低效的试错过程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创造性思维。未来科学发现将呈现“AI提出候选方案—人类判定科学意义—协同优化”的螺旋上升模式。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从辅助数据分析、文献整理的“工具人”发展为科学发现的全流程参与者。

    陈熙霖认为,人工智能有望助力解决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面临的数据瓶颈、知识瓶颈和假设检验瓶颈等问题。“相较于人类科学家,AI4S具有显著的体力、传感、记忆、关联、视野、维度优势。”他预测,AI4S将逐步从通用大模型的简单应用向特定学科垂域化应用、特定数据和科学任务的AI设计、非自然语言类科学大数据的AI设计,直至AI主导的科研全流程增强等方向逐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