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河北工人报
凭借高科技把砂子变成“金子”
承德东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出400多种规格的硅砂产品,年产120万吨
检测员在查看不同规格的硅砂
“这些是普通的砂子,平时用在建筑上,一般是三四十元一吨,经过我们企业的生产加工,它的价格可达每吨几百元到数千元。”3月28日,承德东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王冰一边拿着砂子展示一边对记者说。
带着好奇心,记者跟随王冰走进企业展览室。一件件精美的3D打印铸件和装着各种砂子的小瓶子瞬间吸引了记者的目光,银灰色的、黑色的、金黄色的……颜色各异、颗粒大小不等的砂子熠熠生辉。
在介绍石油开采装备的展板前,王冰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数千元一吨的砂子,就是用在石油开采中的选择性渗透砂(石油压裂砂的一种)。这种砂子的科技含量在于它只渗油不透水,大幅提升石油开采时的出油效率。随后,展室的工作人员领着记者进入实验室,专门做了一个小试验。将一个底部带有小孔的杯子先铺上一层选择性渗透砂,然后再倒上水,水在砂子上面不渗透。再倒上油,油漂浮在水面上。当工作人员慢慢倾斜杯子的时候,神奇的一幕出现了——水杯倾斜到一定程度后,水向一侧倾斜,油渐渐接触到了砂子,过一段时间,只见油从杯子底部的小孔渗透下来,滴到下面的另一个杯子里面,而水依旧停留在砂子上面。“我们的这项研究成果,科技含量非常高,是企业科研技术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为什么说把砂子变成‘金子’的体现之一。”王冰自豪地说。
据了解,承德东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以研发生产铸造用硅砂、石油压裂砂和铸造废砂再生处理为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参与起草了《铸造用硅砂通用技术规范》。目前,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可生产出400多种规格型号的硅砂产品,年产120万吨,2024年实现产值4亿元,产品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矿冶重机、石油、页岩气开发等领域。
文/图 本报记者郑荣玺 宋宝军
通讯员李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