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没有人不喜欢俞飞鸿”。
有记者采访过俞飞鸿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的确,就连大才子许知远,在见到俞飞鸿时,也是一副小迷弟的模样。
聊天中突然犯了花痴,来了句:“你真是很好看啊。”
已经54的俞飞鸿,在红毯上仍旧可以吊打那些二三十岁的明星,她是如何做到“美人不老”的?
至今不婚不育,单身一人的她又为什么说自己并不孤单呢?
1992年,还在读大三的俞飞鸿被导演看中,邀请去美国拍摄电影《喜福会》。
由于在电影中出色的表现,制片主动表示,可以帮助俞飞鸿留在美国发展。
可俞飞鸿拒绝了,理由很简单,“我还要继续完成学业”。
大学毕业后,俞飞鸿拿到了难得的留校名额,成为了俞老师。
但仅仅过了一年,她就辞职,选择出国留学,继续深造。
她要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脱离掉习惯的人情世界,找到自己最舒服、最自由的状态。
1997年,俞飞鸿学成归来。
导演杨阳拿来了《牵手》的剧本,想邀请她扮演女主角。
但看过剧本后,俞飞鸿却主动选择了“小三”王纯。
这是一个负面角色,在朋友的眼中,俞飞鸿这个决定一点也不明智。
但她却很坦然,“我和这个角色年纪相仿、境遇相似,会更容易进入角色”。
事实证明,俞飞鸿的选择没错。
这个角色不仅让她获得了飞天奖“最佳女演员”的提名,还成为了电视剧中第一个不招人恨的“小三”。
接下来是《小李飞刀》中的惊鸿仙子。
“飞鸿之后,再无惊鸿”,就是网友对她最好的评价。
俞飞鸿火了,她成了众人心目中女神,无数的剧组向她抛来了橄榄枝。
但她却再一次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我要自己拍电影”。
俞飞鸿被短篇小说《银杏,银杏》所吸引,小说讲的是一对恋人无法结合的故事。
小说很短,只有9000多字,但却深深的印在了俞飞鸿的脑海中。
她觉得故事里的情感“执拗到有点动人”,于是掏钱买下了10年的版权。
之后她想把故事改编成电影,但好几位编剧的剧本她都不满意,在王朔的鼓励下,俞飞鸿决定自己写。
整整一年的时间,她没有接戏,就在家里写,虽然进展缓慢,但她仍旧固执的完成了。
发给专业编剧一看,还行。俞飞鸿又把自己的房子卖掉,成为了电影出品人之一。
《爱有来生》上映。出品人、制片人、编剧、导演、主演,全是俞飞鸿。有朋友和她开玩笑,“直接在片头上写,就俞飞鸿一个人。”
这部投资4000万的电影,虽然豆瓣评分7.7,但仅收获了200万的票房。可以说是血本无归。
但俞飞鸿并不觉得不值,在她看来,整个的拍摄过程让她的精神感到满足,是自己的收获。
那几年是充实的,把一个东西从没有到有,让她有很强的成就感。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俞飞鸿都是独立女性的代表。
在访谈中,她说“感谢上帝赐我平庸”。“我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绽放,想怎么开放就怎么开放。”
被问及年龄她也毫不避讳,认为一直到30岁以后,才发现所有的恐惧都没有了,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掌控。
她很坚定的告诉许知远:“我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是绝对自由的。”
03
这份自由同时反映在她对婚姻和爱情的态度上。
俞飞鸿在大学期间曾经有过一段恋爱,对方是柳云龙。
在毕业后,两人因为理念不同而选择了分手。
俞飞鸿想要在事业上发力,而柳云龙却希望她能回归家庭,做个贤妻良母。
之后,就鲜少见到关于她的绯闻。
在《铿锵三人行》中,窦文涛曾问俞飞鸿:“这么长时间了,你为什么一直单身呢?”
俞飞鸿很淡定的告诉她:“单身还是婚姻,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特别困难的选择题。我觉得哪个阶段更舒适,我就让自己处在哪个阶段。”
也许正是这种清醒、独立的态度,让窦文涛成为了她最坚定的支持者。
而窦文涛也一直小心翼翼的维持着这份友谊的界限,他知道自己留不住俞飞鸿,不如守护住这份难得的美好。
虽然有朋友多次撮合,但两人始终宣称是朋友,面对媒体的采访,俞飞鸿的回答只有两个字“闺蜜”。
但俞飞鸿也说,自己并不是独身主义,也不是不婚主义,只是还没找到那个人。
她同时承认,自己有固定伴侣。
窦文涛则回复说,俞飞鸿在他心中是“高山仰止,止于至善”。
这段维持了20多年的感情,虽从未被公开承认过,但在旁人眼中,他们的关系早已超越了爱情。
友达以上,恋人未满,这份陪伴才更显的难得可贵。
俞飞鸿与窦文涛相识已近20年,尽管并非恋人关系,却始终相互扶持,对外界的绯闻则保持淡然态度。
俞飞鸿对窦文涛近二十年的陪伴深表感激,感谢他给予的理解与宽容。
有了他的陪伴,自己便找到了一个温暖的避风港。
窦文涛已经成为俞飞鸿生命中最为宝贵的礼物之一。
“变老是一个过程,内心带来的自由,会超过这一切,驾驭感,控制感,很幸福,很幸福”。
岁月的沉淀带给她的是成熟、是智慧、是独立的内心和强大的自我。
世界从不缺风华绝代的美人,但没人不爱坚韧自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