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大量上市!医生强调:患这3类疾病的人谨慎食用,千万别乱吃
更新于:2025-04-09 12:08:46

又到了豌豆大量上市的时节,菜市场里,一筐筐鲜嫩翠绿的豌豆映入眼帘,豆荚饱满得似乎下一秒就要撑破,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光是看着就惹人馋。不少人对豌豆那是青睐有加,觉得它是健康饮食的绝佳选择,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以及各类维生素,常吃能增强免疫力,还能助力肠道顺畅蠕动。但你知道吗,对于某些特定人群而言,豌豆并非能随意享用的美食,要是吃多了或者吃法不对,可能会给健康带来小麻烦。

肠胃娇弱者:豌豆或成 “肠胃负担”

豌豆在大家眼中一直是营养丰富的健康食材,满满的膳食纤维、维生素,还有植物蛋白。可对于肠胃不太 “坚强”,尤其是肠胃敏感的人来说,豌豆可就不那么 “友好” 了。虽说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益处多多,但胃肠功能欠佳的人,要是豌豆下肚太多,或是烹饪方式没选对,反而会让肠胃更难受。

我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她常常被胃胀气和消化不良困扰,每次一吃豌豆或者其他豆类食品,症状就像被点燃的火苗,蹭蹭往上蹿。她皱着眉头向我诉苦,每次吃完豌豆,肚子就像被施了法,又胀又痛,还时不时闹起 “腹泻风波”。经过一系列详细检查,发现她的胃肠道功能较弱,肠道对膳食纤维的耐受度特别低。豌豆进入她的肠胃后,消化系统就像被加重了负担的老牛,拉不动车了,自然就引发了这一连串不适症状。

豌豆里含有的抗营养因子以及不太好消化的膳食纤维,对那些胃肠道本就不太舒服的人,像患有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又或是肠胃蠕动功能不给力的患者,可不是什么 “善茬”。豌豆中的这些成分,很可能会让胃肠不适雪上加霜。比如说,豌豆里的复杂糖类,到了肠道里经过发酵,就像在肚子里吹气球,会产生大量气体,结果就是腹胀、打嗝,严重的还会腹泻,让患者苦不堪言。

肾病患者:豌豆蛋白需警惕

对于患有肾脏病的人,日常饮食那可得像走钢丝一样小心谨慎。豌豆富含蛋白质,对健康人而言是补充营养的好物,可到了肾脏病患者这儿,却可能成为加重肾脏负担的 “隐形杀手”。长期大量食用高植物蛋白的食物,肾脏功能本就受损的患者,身体就像扛着超出负荷的重担,压力山大。一旦肾脏没能力处理过量蛋白质,各种健康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我接诊过一位慢性肾病患者,起初他的病情还算稳定,肾功能没严重受损。可在一次复查中,我发现他的尿蛋白水平像坐了火箭,蹭蹭往上升。仔细询问他的饮食起居,才知道那段时间他迷上了豌豆,觉得豌豆的植物蛋白比动物蛋白健康,便敞开了吃,豌豆和其他豆类食品的摄入量大幅增加。我赶忙跟他解释,豌豆里的植物蛋白虽然对普通人有益,可对慢性肾病患者来说,过量摄入就像给肾脏压上了巨石,会加速肾功能衰退。最后,他听从建议,减少了豌豆食用量,还加强了对肾功能的监测。

肾脏就像身体里的 “过滤小卫士”,主要职责就是过滤血液里的废物,把多余蛋白质清理出去。可肾脏病患者的肾脏功能本就打了折扣,过量的蛋白质,特别是植物蛋白,会让肾脏的工作量剧增,当肾脏忙不过来,无法有效处理这些废物时,蛋白尿、肾衰竭等问题就可能找上门。所以,肾脏病患者可得管住嘴,千万别过量食用豌豆,尤其是病情严重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遵循医生的饮食叮嘱,控制好蛋白质的摄入量。

甲亢患者:豌豆成分有影响

甲状腺功能亢进,这是一种内分泌出了岔子的疾病,患者体内代谢就像失控的小马达,转得飞快。他们常常食欲大增,体重却像坐滑梯一样下降,心率也快得像敲鼓。豌豆虽然营养丰富,但对于甲亢患者而言,里面含有的某些成分,就像悄悄捣乱的 “小恶魔”,会干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让病情变得更糟糕。

我曾经治疗过一位甲亢患者,刚接受治疗的时候,她体重直线下降,心跳快得自己都能听到,整个人焦虑又疲惫。她跟我讲,治疗期间,她觉得豌豆是健康食品,对身体好,就慢慢增加了食用量。可经过检查,我发现她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还是居高不下,即便一直在服药,病情改善也不明显。深入了解她的饮食习惯后,我找到了原因,豌豆里的植物雌激素和抗营养因子,可能在暗地里影响了甲状腺激素的代谢过程,让病情加剧了。

豌豆属于豆类植物,里面含有较多植物雌激素和酶抑制因子。虽说这些成分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还在研究阶段,但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过量吃豌豆就像在病情的火上浇油,很可能加剧体内代谢紊乱,干扰甲状腺正常工作。所以,甲亢患者在吃豌豆这件事上,可得多留个心眼,千万别贪吃,尤其是病情还没完全稳定的时候,更要谨慎对待。

豌豆大量上市,看着诱人,可胃肠道不适、肾脏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食用时一定要谨慎。健康饮食,得因人而异,根据自身状况合理选择食物,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