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则存款数据让大家沸腾:全国人均存款破10万元大关。
同时呢,又有一个这样的说法,当时很多网友的认同:
Q:为什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银行破产后存款赔付上限不是500万而是50万?
A:因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后台数据来看,大多数人一辈子的存款金额都不到50万。
所以,这么算起来,普通人一辈子靠上班的存款大概在10万到50万之间。
但是仅靠996工作赚的钱,是有限的。
你可能会说:“打工挺好的,按时发工资,工资月月来,稳定。”
是的,打工的确稳定,但稳定的同时也有个最大的问题——你不可能通过打工赚到大钱。每个月你辛辛苦苦工作,却发现自己始终没法攒下多少钱。
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家庭平均存款仅23.6万,60岁以上老人存款中位数9.3万。
在这个数据背后,许多打工人惊呼,自己的存款根本没有那么多!
可能是数据受到了结构化和地区化的影响,大多数人都被京津沪,江浙一带的高收入家庭“被平均了”。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23岁毕业,60岁退休,就算月薪2万,一生总赚888万。最后又能存下多少钱呢?
今天,我们就来试算一下一个普通打工人,仅靠996一生,赚钱的天花板到底在哪,到底又能存下多少钱?
我们先虚构一个"打工人"的人生剧本:
收入端
✔️ 23岁起薪1万,每年涨薪5%
✔️ 37年不失业,退休前年薪34万
✔️ 总收入≈1376万(含复利)
支出端
✔️ 买房:贷款本息400万(一二线城市老破小)
✔️ 买车:两辆车+养车150万(含车位)
✔️ 养娃:两孩教育136万(补课费占大头)
✔️ 吃喝拉撒:每月6800,37年300万
✔️ 人情世故:80万(份子钱+急诊备用)
理论存款:1376万-1066万=310万上,这可能就是996打工人靠上班一辈子理论上可以存下的“天花板”存款了。
你觉得是多还是少呢?
看似打工人的一生可以赚到上千万,但是能够剩下来的钱不过尔尔,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即将30岁的普通人会拥有多少存款,你达标了吗?
很多人都评论根本就没有存款,不负债就不错了。
如今2025年,大家谈到赚钱很难,而存钱好像变得更难。那么钱是怎么蒸发的呢?
房价:吸干三代人的钱包
房子首付100万≈普通人不吃不喝8年;贷款利息≈再送开发商一套房(30年多还200万);买房花掉总收入的58%(国际警戒线30%)。
教育:中产家庭的无底洞
一、二线城市养娃到大学最少250万/个;补习班年均涨价12%(比房价涨得还凶);在大学前的教育支出是发达国家的3倍。
消费主义:温水煮青蛙的陷阱
不健康的外卖同时有成本300%溢价(食材只占15%);手机等电子产品年均贬值40%(新款一出旧机半价);会员自动扣款:视频/健身/电商年卡成为不可缺少的隐形收费。
有一句戏语称:“上班赚钱下班花,一分别想带回家。”如果单单靠上班赚钱等工资再陷入各种消费的循环,我们普通人好像真的很难跳出“存款300万”的天花板。
那么,我们到底可以怎么逆袭改命,主动破局呢?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普通人破局心法。
心法1:跳出原生家庭的思维圈套
有句话叫“寒门再难出贵子”,似乎这个世界的规则已经变成了:有钱人会有钱,而穷人就会更穷。
这话听着扎心,但确实说出了一些事实:很多人在刚出社会的前几年就被原生家庭局限住了。
家庭条件不好不可怕,最怕的是被原生家庭的老观念拖着后腿,没办法往前走。
的确,家里人的想法有时候能给我们一些安全感,但也可能让我们没办法往更高的地方发展。更何况,要是爸妈如果处于社会底层或是在18线小城市闭塞不通,他们给我们规划的人生,可能就没有赚大钱、过上好日子的选项。
所以,要是想改变,咱就得自己想办法跳出原生家庭的固定思维,主动学习成长,也多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
心法2:打开格局,学会算长远的大账
穷人和富人在想法上有个很大的区别:穷人往往只盯着眼前那点小利益,而富人看的是未来,算的是长远的大账。
要是只想着今天能赚多少钱,就好像在一条很窄的小路上走,稍微遇到点意外,就走不下去了。
学会为长远做打算,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抓住生产资料,才能找到更多赚钱的办法。别再只盯着今天到手的那点钱了,多想想以后怎么能让自己的收入越来越多。
心法3:缩小信息差,抓住赚钱的好机会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有些人学历、能力都差不多,可收入却差得特别多?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知道的信息不一样。
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就是赚钱的关键。要是你每天看的都是明星八卦、怎么省几块钱这些消息,那你的眼界和想法就会被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
但要是你主动去了解“新兴行业有哪些赚钱机会”“怎么提高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甚至这些信息利用AI就可以很容易的学习到,你的想法和行动都会不一样,赚钱的机会也就更多了。
心法4:换个好圈子,跟着优秀的人一起进步
有句话说得好:“你身边最常接触的5个人,就是你的未来。”仔细想想,真的很有道理。
刚毕业进公司的时候,大家能力水平、工资水平等等看起来都差不多。但随着职业发展路径越来越不相同,和接触到的圈子不一样,人也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如果身边的同事每天不是聊家长里短,就是抱怨工作。本来一个很有上进心的人,可时间长了,也容易被这种氛围影响了,上班没什么动力,下班后就只想放松。职业发展就会没什么进步,收入也一直没涨。
要是身边都是积极向上、会赚钱的人,你也会受到鼓舞,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但要是身边的人都在“躺平”,那你也很容易被这种消极的态度影响。
心法5:学会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是破局的关键
有句话是“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工作8小时之外的时间”。作为一个普通上班族,每天工作和通勤就会占据超过10个小时,几乎占据了一天的一半时间,因此想要快速成长,就要好好地利用好工作之余的时间,对我们的时间做好管理,也是对人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